拓扑计算方式 模型 支持的网络 支持的地址
OSPF SPF TCP/IP IP网络 IPv4地址
ISIS SPF OSI CLNP网络 NSAP地址
集成ISIS SPF TCP/IP IP网络 NSAP地址,但可以支持IPv4地址
12. 1111 . 2222 . 3333 . 4444 . 0000.0000.0001. sel
东亚地址 一个国家的地址 省 市 区 一台主机的标识 上层的协议号NSAP地址:
1.IDP:相当于IPv4地址中的有类网络号
1.AFI:表明分配机构和地址格式 1字节
2.IDI:表明地址分配的域 2字节
2.DSP:相当于IPv4地址中的子网络号和主机地址
1.header older dsp:分割区域 10字节
2.system-id :主机标识 6字节
3.sel :上层标识 1字节
- NSAP:整体是网络服务接入点地址,标识网络中服务访问点,实现网络层服务寻址与交互。
- IDP(Initial Domain Part):初始域部分,用于划分不同地址管理域,包含:
- AFI(Authority and Format Identifier):权威与格式标识符,定义地址分配权威机构、地址格式,区分不同地址空间(如 ISO、各国 / 组织私有域)。
- IDI(Initial Domain Identifier):初始域标识符,配合 AFI 细化域划分,标识特定管理域(如国家、组织内部域 ),长度 1 - 13 字节可变。
- DSP(Domain - Specific Part):域特定部分,在 IDP 确定的域内进一步寻址,包含:
- High Order DSP:高阶 DSP,域内细分寻址的高位部分,辅助定位具体子网、区域等。
- System ID:系统标识符,固定 6 字节,标识域内具体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主机),类似设备 “身份编码” 。
- SEL(Selector):选择器,1 字节,标识设备内特定网络服务访问点(如不同上层协议、应用对应的服务入口 ),实现 “一设备多服务” 区分。
简单说,NSAP 通过分层字段,从宏观域划分到微观设备服务,精准定位网络服务交互点,支撑 OSI 网络层通信
1. NSAP:整个快递地址的 “大框架”
就像 “全球快递地址体系”,规定了怎么写地址才能让网络里的 “快递员(数据报文)” 找到地方,涵盖从 “国家 / 组织” 到 “具体房间(服务)” 的完整路径。
2. IDP(Initial Domain Part):“国家 / 大组织分区”
- AFI(Authority and Format Identifier):类似 “快递公司 + 地址规则” 。比如,有的 AFI 代表 “国际通用地址格式”,有的代表 “某国家自己的地址体系”,决定这地址咋分配、咋解读。
- IDI(Initial Domain Identifier):细化到 “具体国家 / 组织内部大区域” 。比如 AFI 选了 “中国地址体系”,IDI 就像 “省份编码”,区分是 “江浙沪域” 还是 “珠三角域”。
3. DSP(Domain - Specific Part):“城市 / 小区 / 楼号”,域内细分
- High Order DSP:“城市 / 小区” 。在 IDI 定的大区域里,进一步缩小范围,比如 “杭州市西湖区”,帮数据定位到更具体的子网、区域。
- System ID:“具体楼号 + 单元” ,固定 6 字节 。相当于 “设备身份证”,比如 “西湖区 XX 路 123 号路由器大厦”,精准找到网络里的某台设备。
- SEL(Selector):“房间号 + 收件服务” ,1 字节 。同一栋楼(设备)里可能有多个 “服务房间”,SEL 就是 “302 室 - 游戏服务”“401 室 - 视频服务”,区分设备内不同网络服务~
总结一下:
NSAP 地址像从 “全球快递体系(NSAP)”→“国家 / 组织大分区(IDP)”→“城市小区(DSP 高阶)”→“具体楼号(System ID)”→“房间服务(SEL)” 的层层定位,让数据报文能精准找到网络里的 “服务收件人”,完成通信投递!
NET地址:
相比于NSAP地址,就是SEL字段为00
代之地址标识一台设备
[AR1]isis 1
[AR1-isis-1]network-entity 47.0001.0001.0002.0003.0004.0005.0000.0000.0001.00network-entity 47 .0001. 0001.0002.0003.0004.0005 .0000.0000.0001 .00
AFI IDI header older dsp system-id SELnetwork-entity 47.0000.0000.0001.00
IDI:表明地址分配的域 2字节
header older dsp:分割区域 10字节(标红的这俩个可以省略)
一般会把IDI这个区域加上去
AFI+IDI+header older dsp = OSPF区域号
system-id = OSPF的RID
system-id如何来写:
10.1.12.1
010.001.012.001 先把IP地址三位一组写好
49.0001.0100.0101.2001.00 再四位一组划分
ISIS路由器的分类:
1.Level-1路由器
级别1路由器只能和级别1路由器建立L1邻居关系
L1邻居关系要求必须是同区域的L1路由器才能建立
L1路由器只会维护L1的LSDB
2.Level-2路由器
级别2路由器只能和级别2路由器建立L2邻居关系
L2邻居关系不要求是同区域的L2路由器
L2路由器只会维护L2的LSDB
3.Level1-2路由器
级别1-2路由器可以和级别1路由器建立L1邻居关系
级别1-2路由器可以和级别2路由器建立L2邻居关系
级别1-2路由器可以和级别1-2路由器建立L1和L2的邻居关系
L1/2路由器会维护L1和L2的LSDB*设备默认的级别为L1-2
[AR1-isis-1]is-level level-1 修改设备级别
ISIS的区域划分:
1.骨干区域:所有连续L2设备组成的区域
2.非骨干区域:所有连续L1设备组成的区域*OSPF的区域划分是设备的接口
*ISIS的区域划分是设备互联的链路
只有俩端连接的设备都是L1-2设备的时候这个type才会显示(L1L2)
如果把一端比如改成L1设备了,俩个设备都会显示是L1,那怎么判断哪一台是L1-2设备呢,可以用以下这一条命令来查看。
ISIS路由器的接口分类:
1.L1接口
2.L2接口
3.L12接口修改路由器的接口级别:
[AR1-GigabitEthernet0/0/0]isis circuit-level level-1*接口默认也是L1/L2,不会随着设备的类型改变而改变
L1设备 和 L1接口 发送L1报文
L1设备 和 L2接口 发送L1报文
L2设备 和 L1接口 发送L2报文
L2设备 和 L2接口 发送L2报文
L12设备 和 L1接口 发送L1报文
L12设备 和 L2接口 发送L2报文
L12设备 和 L12接口 发送L12报文接口存在级别意义: 当L1/2设备只需要建立某一个级别的邻居时,只需要修改接口级别即可
口诀:
设备的级别和接口的级别存在交集,则按照交集的级别发送报文
设备的级别和接口的级别不存在交集,则按照设备的级别发送报文
ISIS的网络类型:
1.广播网络
2.P2P网络
ISIS的接口开销:
接口的开销默认为10
路由计算的开销要累加链路接口的开销
开销更改:
1.接口开销:
[AR2-GigabitEthernet0/0/0]isis cost
2.全局开销:
[AR2-isis-1]circuit-cost 该命令可以同时改变所以的接口的开销
3.根据带宽自动计算开销:
[AR2-isis-1]auto-cost enable 开启自动计算
[AR2-isis-1]bandwidth-reference 设置参考带宽
*优先级又高到底:接口>全局>自动计算
需要记住的命令
[AR1]isis
[AR1-isis-1]network-entity 49.0001.0000.0000.0001.00
[AR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A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0.1.12.1 24
[AR1-GigabitEthernet0/0/0]isis enable[AR1]dis isis peer 查看ISIS建立的邻居关系
[AR1]dis isis brief 查看ISIS的详细参数
[AR1]dis isis interface gi 0/0/0 查看ISIS接口的信息参数
[AR1-isis-1]is-level level-1 修改设备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