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指即自我指涉,即自己的描述关联到了自己,典型例子是“这句话是假话”这个悖论。人类对自指的研究由来已久,很多概念、定理都与之相关,由于它的巧妙性,很多学者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并且认为自指是理解宇宙的关键或者说捷径。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我们都是宇宙的产物,并且在宇宙内部研究宇宙万物,这本身就是一个自指。然而,大多数人都没有取得太大进展,根本原因是自指是一种特殊、极端的情况,而大多数事物都是一般情况,自指体现得并不明显,或者说需要使用一些方法将其还原为自指,这样才能够用自指理解世界的一切。
自指之所以存在,在于描述一般都是描述自己之外的事物,但是突然描述回自身。然而,虽然描述的不是自身,其实也是一种一般性的自指,即描述的是和自身相关的事物,从更高的层次来说,指和被指的都是宇宙的产物。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在描述什么,其实都是在描述自身。我们和其它事物是同根同源的,我们本应该很容易理解其它事物,但是事实上获得的帮助很有限,是因为我们没有领悟自指的本质并且将自指一般化。
自指的基础是事物出现了分离但是又存在联系。只有分离才会有“指”的过程,否则只有一个整体无法“指出去”,自指的特殊在于“指出去”之后又会“指回来”,也就是和自身又产生了联系。“指出去”蕴含的意思便是“离开自身”,但是结果却又是“回到自身”,这本身也是一种分离(或者可以理解为矛盾)。
因此,既分离又有联系的现象都可以视为自指的一般情况,可以作为理解宇宙的基元。例如“重复”——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可以理解为两个独立的相同的事物,独立体现了它们的分离(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它们原本是一个整体),相同说明它们存在联系。更详细的分析可以参考:智能的本质是递归。
世界上所有现象都可以还原为基元的组合。例如,计算从1加到100,首先发现对称的规律:1和100、2和99……然后得到相同的值:1+100=2+99=……最后完成相同的值的累积:101*50=5050。为什么发现对称后的下一步不是相反、重叠等其他类型的基元呢?因为存在着另一种相同,即1和100都是正数,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种相同导致了对称后的下一步是相同,这本身是一种递归。如果相加的数是1,2,3,……,-2,-3,0则会得到相反的值:1+0=1, 2+(-3)=-1, 3+(-2)=1,……然后利用相反使相邻项相消。
还原为基元的组合仍然过于复杂了,因为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基元组合,需要我们去研究,能否找到基元组合的规律?
首先,基元的分离和联系都保持在合理的程度,过于分离则会变得死寂,联系过于紧密则会导致缺少变化,宇宙的巧妙之处在于能够恰好找到这中间的平衡。基元的组合其实是在拟合这种平衡,这形成了和宇宙的这种平衡之间的一种联系,从而能够稳定存在并且创造既不单调也不死寂的现象。
其次,虽然基元可以以任意方式排列组合,但是有些情况也几乎不会或者很少出现。这是因为基元的组合本身也是自指的体现,它们也需要遵循一些相似、重复等自指现象。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宇宙是一个简洁、高效系统,能够实现少量的信息产生大量变化,而基元的自相似等特性很好地满足了这一点。
当我们理解基元时,会发现相反的基元总是同时出现,也就是事物都是蕴含着矛盾的。例如,当两个事物相加,我们知道它们都属于宇宙,本身是一个整体,但是加起来后二者组成了一个更紧密整体,其实也是一种分离,和宇宙中的其它事物区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