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在5G通信领域,类似RRU(远端射频单元)、UE(用户终端)、BS(基站)的专业术语非常丰富,涵盖设备、功能、架构、技术等多个层面。以下是分类整理的常见5G名词及其说明:
一、接入网设备类
AAU(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线单元)
功能:将RRU与天线集成,支持Massive MIMO和波束赋形,提升覆盖和容量。
部署场景:室外宏站、热点区域覆盖。
DU(Distributed Unit,分布式单元)
功能:处理实时性高的物理层(L1)和部分数据链路层(L2)功能(如MAC/RLC)。
位置:部署于边缘机房,通过前传接口连接AAU/RRU。
CU(Centralized Unit,集中式单元)
功能:负责高层协议(PDCP/RRC)和非实时控制功能,支持网络切片和资源调度。
位置:靠近核心网,通过中传接口连接DU。
gNB(gNodeB,5G基站)
定义:5G基站的统称,可拆分为CU+DU+AAU架构。
二、网络架构与组网类
NSA(Non-Standalone,非独立组网)
特点:5G基站(gNB)依赖4G核心网(EPC),通过锚点基站(4G eNB)控制。
SA(Standalone,独立组网)
特点:gNB直接连接5G核心网(5GC),支持完整5G功能(如网络切片)。
C-RAN(Cloud-RAN,云化无线接入网)
架构:将CU/DU集中化部署,实现资源池化和动态调度。
O-RAN(Open RAN,开放无线接入网)
核心:基于开放接口(如eCPRI),支持多厂商设备互操作。
三、关键技术类
Massive MIMO(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作用:通过多天线阵列提升频谱效率和容量,典型配置64T64R。
Beamforming(波束赋形)
原理:动态调整天线相位,形成定向波束增强信号。
mmWave(毫米波)
频段:FR2(24.25–52.6 GHz),支持高速率但覆盖有限。
Network Slicing(网络切片)
应用:在共享物理网络上划分虚拟子网,满足eMBB/URLLC/mMTC不同需求。
四、接口与协议类
eCPRI(增强型公共无线电接口)
作用:替代传统CPRI,压缩前传带宽,支持灵活功能拆分(如Split 7.2)。
Fronthaul(前传)
定义:AAU/RRU与DU之间的接口(如光纤)。
Midhaul(中传)
定义:DU与CU之间的传输链路。
五、频谱与频段类
FR1(Sub-6 GHz频段)
范围:410 MHz–7.125 GHz,兼顾覆盖与容量。
FR2(毫米波频段)
范围:24.25–52.6 GHz,用于热点高速传输。
频段编号:
n78:3.5 GHz(中国联通/电信)
n41:2.6 GHz(中国移动)
n79:4.9 GHz(备用频段)。
六、核心网与功能类
5GC(5G Core,5G核心网)
关键网元:
AMF:接入与移动性管理。
UPF:用户面数据转发。
MEC(多接入边缘计算)
作用:将算力下沉至网络边缘,降低时延(如自动驾驶场景)。
其他
CA(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
定义
将多个载波(Component Carrier, CC) 捆绑使用,提升终端峰值速率和系统容量。
分类与配置
类型 频段组合 带宽上限
Intra-Band CA(带内) 同一频段内多个连续/非连续载波(如n78+n78) 100 MHz (FR1) / 200 MHz (FR2)
Inter-Band CA(带间) 不同频段载波组合(如n41+n78) 跨频段协同
EN-DC(4G+5G聚合) LTE锚点(Band 3) + NR载波(n78) 依赖终端能力
关键技术机制
主小区(Pcell):负责控制信令传输(如RRC连接)。
辅小区(Scell):动态激活/去激活,提供额外数据带宽。
调度方式:
跨载波调度:通过Pcell调度Scell资源。
自调度:各载波独立调度。
5G增强特性(Rel-16~17)
UL CA(上行载波聚合):提升上行速率(如直播/视频上传)。
毫米波CA:支持FR2频段聚合(如n260+n261),实现>4 Gbps速率。
参考院:https://www.3gpp.org/ftp/Specs/archive/38_series/38.101-1/?sortby=size
3g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