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图像算法工程师,入门计算机图形学(CG)有天然优势——你熟悉图像处理的像素级操作、数学工具(如矩阵运算)和优化思维,而图形学的核心目标(从3D信息生成2D图像)与图像处理有很强的互补性。以下是针对性的学习路径、开源资源和实践项目建议:
一、入门计算机图形学的核心路径
图形学的核心是“从3D场景(模型、光照、相机)生成2D图像”,学习需围绕**“理论基础→渲染流水线→核心模块(建模/光照/动画)”** 展开,结合你的图像算法背景,可以侧重“渲染与图像生成的衔接”。
1. 先补基础数学(快速回顾,不用深究)
- 线性代数:向量运算(点积/叉积)、矩阵变换(旋转/缩放/投影)—— 图形学的“语言”,你做图像算法时肯定接触过,重点是3D空间变换(如相机视图变换、透视投影)。
- 微积分:主要用于光照计算(如法线方向的梯度、辐射度积分),了解基本概念即可。
- 几何:曲线(贝塞尔曲线)、曲面(NURBS)、三角形网格(最常用的3D表示)—— 理解3D模型的数学表达。
2. 掌握核心概念(从“渲染流水线”切入)
图形学的“流水线”和图像处理的“ pipeline ”逻辑相似,可类比理解:
- 应用阶段:准备3D数据(模型、相机、光照);
- 几何阶段:3D坐标变换(模型→世界→视图→裁剪→投影),最终转为2D屏幕坐标;
- 光栅化阶段:将2D三角形转化为像素,计算每个像素的颜色(着色)。
重点理解:
- 光栅化(三角形填充、抗锯齿);
- 光照模型(漫反射、高光反射、PBR物理渲染);
- 纹理映射(如何将2D图像贴到3D模型上,和图像处理的采样/插值密切相关);
- 后处理(如阴影、模糊、HDR,和你熟悉的图像滤镜直接相通)。
二、开源资源与学习材料
结合“理论+实践”,推荐以下资源(优先选和图像算法有交叉的):
1. 经典课程(视频+笔记)
- GAMES101(闫令琪):最适合入门的中文课程,从光栅化到光线追踪,理论+代码实现(C++),作业可练手(如实现简易光栅器、光线追踪),B站可看,配套课件和代码开源(GitHub)。
- MIT 6.837 计算机图形学:偏重算法与实践,包含动画、物理模拟,配套项目(如实现3D渲染器),课程页有课件和代码。
- Scratchapixel:免费在线教程,从基础数学到光线追踪,代码示例简洁(C++),适合边看边敲,官网。
2. 开源库与工具(按学习阶段选)
- 入门级(快速验证想法):
- Three.js:基于WebGL的JS库,几行代码就能创建3D场景,适合快速验证渲染效果(如测试自定义着色器),对熟悉前端的人友好,官网。
- PyOpenGL:Python封装的OpenGL,适合用Python快速写原型(比如结合OpenCV处理纹理),降低C++的门槛。
- 进阶级(深入底层):
- OpenGL/Vulkan:底层图形API,理解渲染流水线的最佳工具,推荐《OpenGL编程指南》(红宝书)入门,Vulkan更现代但较复杂,适合后期深入。
- Unity/Unreal Engine:游戏引擎,封装了复杂逻辑,适合快速实现完整项目(如场景渲染、动画),引擎的“Shader Graph”可可视化编写着色器,方便和你的图像算法结合(如在着色器中嵌入风格化滤镜)。
- 专业渲染器(研究参考):
- PBRT(Physically Based Rendering):基于物理的渲染器开源实现,配套同名书籍,代码清晰,适合研究光照和材质模型,GitHub。
- TinyRenderer:极简渲染器项目,从0实现光栅化、光照、纹理,代码量小(C++),适合一步步跟着敲,GitHub。
3. 书籍(按需选读)
- 《计算机图形学:原理与实践》(第3版):圣经级教材,覆盖全面,但厚重,适合查缺补漏。
- 《实时计算机图形学》(第3版):侧重实时渲染(游戏/VR),更贴近工程实践,和图像算法的实时性需求匹配。
- 《3D数学基础:图形与游戏开发》:快速补数学基础,比纯数学书更结合图形学场景。
三、实践项目(结合图像算法优势)
从“验证学习”到“发挥优势”,分阶段推荐:
1. 基础验证项目(掌握核心模块)
- 实现简易光栅器:用C++/Python手动实现三角形裁剪、光栅化(扫描线算法)、深度测试,再加入漫反射光照—— 对应GAMES101作业,验证几何阶段和光栅化理解。
- 2D图像转3D场景:用Three.js加载一张图像(如室内照片),手动标注深度(或用图像算法估计深度),生成简单的3D场景(平面+深度偏移),再打光渲染—— 结合图像深度估计(你的优势)和3D渲染。
2. 进阶项目(结合图像算法)
- 实时风格化渲染:在Unity中实现“照片→3D模型→风格化渲染” pipeline:先用图像分割算法(如Mask R-CNN)提取物体,生成简单3D模型(如立方体代替),再用自定义着色器(GLSL)实现水彩/油画风格(复用你熟悉的图像风格迁移算法,移植到实时渲染管线)。
- 基于图像的光照(IBL):用一张全景图(HDR)作为环境光,实现PBR渲染中的环境贴图采样—— 涉及HDR图像处理(你熟悉的 tone mapping)、立方体贴图生成,验证光照模型和纹理采样的理解。
3. 高阶项目(发挥交叉优势)
- 深度学习+图形学:
- 用NeRF(神经辐射场)从少量图像重建3D场景并渲染新视角—— 结合图像重建和体积渲染(图形学中的光线步进算法)。
- 训练模型生成3D模型的纹理(如衣服纹理),再导入Blender渲染—— 结合图像生成(GAN/扩散模型)和纹理映射。
- 图像修复+3D渲染:对破损的3D模型(如缺失纹理),先用图像修复算法(如LaMa)补全纹理,再渲染—— 结合图像修复和纹理处理。
总结
入门关键是“用图形学的逻辑重新看图像生成”:图像处理是“输入2D图像,输出2D图像”,图形学是“输入3D信息,输出2D图像”,两者在采样、插值、滤镜等环节高度相通。从渲染流水线切入,用开源工具快速验证,再通过“图像算法+3D渲染”的交叉项目巩固,既能验证学习,又能发挥你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