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物质是不是物质的运动,如果假设是(第一假设),那末运动的物质是物质的运动,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又运动的物质是物质,则物质的运动是物质,既然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则物质的运动这个物质也就有这个属性,也就有物质的运动的运动和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如此推论下去,那么也就有物质的运动的运动的运动,也就有运动的运动的运动的物质的运动,也就没完没了了。就如这块石头是坚硬的,石头是物质,“坚硬的”是它的属性,坚硬的是物质的运动,可是承认之前的前提就是说坚硬的这一属性也是运动的物质,也是物质。坚硬的也就具有甚末属性,而这个属性,石头的坚硬的的这个属性也是物质(“坚硬的”的属性而非石头的属性),可是“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是我能找到的唯一的正面对物质进行哲学上下定义的语句,出自列宁,姑且以这个作为物质的哲学上的定义),那么我前面说的这东西,这个石头的坚硬的的这个属性也是客观实在,可是客观实在不是客观存在,客观实在具有独立性,由此其不满足于条件,这个石头的“坚硬的”这个属性依附于石头这一客观实在而存在,不具有独立性而是具有依附性,因而其不是独立的,也不能将其独立,不能将物质的属性和物质对立起来,即在我最前面假设的大前提下将物质(的运动)与(运动的)物质对立起来,而在这个大前提下其又不满足物质的定义了。故“运动的物质是物质的运动”和物质的哲学范畴定义相矛盾,故石头的属性是物质的无限推论下的无止境和物质的客观实在属性相矛盾。
那如此转向另一个假设(第二假设),“运动的物质不是物质的运动”,那么既然运动的物质,即物质,不是物质的运动,即物质的根本属性,那这个假设就是表述为物质的属性不是物质,即按这个假设,物质的属性是物质的但不是物质,它是物质的运动,因而是物质的,它不是运动的物质,因而不是物质,也引入前面那个假设关于物质的哲学定义和客观实在与存在的论述,物质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种客观存在具有依附性因而客观存在不是客观实在,不是具有独立性的客观实在而是作为依附性的客观存在的属性,即物质的运动。这也没有将物质的属性与物质对立 因为物质的运动依赖于运动的物质,因而反映其统一。可是假设推论到此除了最开始“运动的物质不是物质的运动”这个假设外,还有关于物质(客观实在)的定义,那末我们如果假设物质的属性(具有依附性的客观存在)也是客观实在,否认客观实在的独立性,那前面说的便不做数了,那么先假设这个条件成立(第三假设),就是说物质也可能具有依附性,或者说存在具有依附性这个特殊属性的特殊物质,那么物质的运动,运动是属性,是物质,具有依附性的物质,运动依附于物质,就是说有的物质依附于其他物质,这个第三假设和第二假设相对立,那就无疑和第一假设相统一,则承认物质的运动是运动的物质和这个第一假设推论的一大坨内容,即“运动”这个具有依存性的物质也有其根本属性——“运动”,也即物质的运动的运动,运动的物质的物质,也就能像第一假设推论无限个“的运动”,每一个这种“的运动”的这种物质都是依存于它的上一级,那么物质的属性我们是可以探究的,物质的运动我们也是可以解释的“客观实在”(根据第三假设姑且认为其是客观实在),那么物质的运动的运动,物质运动的运动的运动我们又该如果探究,如何解释呢,这种无限的推演陷然最后要导向一种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违背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因而到此我们否定了第三假设。
到此,我们否定了第三假设和第一假设,也即证明了第二假设,也论述了第二假设也并非是将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物质对立,因为物质的运动就依赖与运动的物质,其作为属性必然是依存于客观实在(物质)的,因而也就是物质的,也就是与客观实在(物质)相统一而非对立的,也就是承认物质本体论的,也即唯物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
由此在回到毛论述的“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不存在”,那么“运动的物质”是什么呢?运动的物质就是物质及其运动,当然不能说运动的物质不是物质,但说其是物质就更是抹杀了毛强调的“运动的”。运动的物质就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的运动就是物质的运动,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这世界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即除了物质及其运动什么也没有,而物质的运动又归于物质,因而我们说:“一切归于物质”。
意识是运动的物质,这句话对,意识是物质的,这也对,但是“意识是物质”,我们说这不全对。物质就是物质,运动的物质就是运动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