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Web后端基础(基础知识)

而像HTML、CSS、JS 以及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些资源,我们都称为静态资源。 所谓静态资源,就是指在服务器上存储的不会改变的数据,通常不会根据用户的请求而变化。

那与静态资源对应的还有一类资源,就是动态资源。那所谓动态资源,就是指在服务器端上存储的,会根据用户请求和其他数据动态生成的,内容可能会在每次请求时都发生变化。比如:Servlet、JSP等(负责逻辑处理)。而Servlet、JSP这些技术现在早都被企业淘汰了,现在在企业项目开发中,都是直接基于Spring框架来构建动态资源。

而对于我们java程序开发的动态资源来说,我们通常会将这些动态资源部署在Tomcat,这样的Web服务器中运行。 而浏览器与服务器在通信的时候,基本都是基于HTTP协议的。

那上述所描述的这种浏览器/服务器的架构模式呢,我们称之为:BS架构

  • BS架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模式。客户端只需要浏览器,应用程序的逻辑和数据都存储在服务端。
    • 优点:维护方便
    • 缺点:体验一般
  • CS架构: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模式。需要单独开发维护客户端。
    • 优点:体验不错
    • 缺点:开发维护麻烦

那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静态资源开发技术,包括:HTML、CSS、JS以及JS的高级框架Vue,异步交互技术Axios。 那那接下来呢,我们就要来学习动态资料开发技术,而动态资源开发技术中像早期的Servlet、JSP这些个技术早都被企业淘汰了,现在企业开发主流的就是基于Spring体系中的框架来开发这些动态资源。 所以,我们今天的课程内容内,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 SpringBootWeb入门
  • HTTP协议
  • SpringBootWeb案例
  • 分层解耦

1. SpringBootWeb入门

那接下来呢,我们就要来讲解现在企业开发的主流技术 SpringBoot,并基于SpringBoot进行Web程序的开发 。

1.1 概述

在没有正式的学习SpringBoot之前,我们要先来了解下什么是Spring。

我们可以打开Spring的官网(Spring | Home),去看一下Spring的简介:Spring makes Java simple。

Spring的官方提供很多开源的项目,我们可以点击上面的projects,看到spring家族旗下的项目,按照流行程度排序为:

Spring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种开发生态圈,Spring提供了若干个子项目,每个项目用于完成特定的功能。而我们在项目开发时,一般会偏向于选择这一套spring家族的技术,来解决对应领域的问题,那我们称这一套技术为spring全家桶

而Spring家族旗下这么多的技术,最基础、最核心的是 SpringFramework。其他的spring家族的技术,都是基于SpringFramework的,SpringFramework中提供很多实用功能,如:依赖注入、事务管理、web开发支持、数据访问、消息服务等等。

而如果我们在项目中,直接基于SpringFramework进行开发,存在两个问题:

  • 配置繁琐
  • 入门难度大

所以基于此呢,spring官方推荐我们从另外一个项目开始学习,那就是目前最火爆的SpringBoot。 通过springboot就可以快速的帮我们构建应用程序,所以springboot呢,最大的特点有两个 :

  • 简化配置
  • 快速开发

Spring Boot 可以帮助我们非常快速的构建应用程序、简化开发、提高效率 。

而直接基于SpringBoot进行项目构建和开发,不仅是Spring官方推荐的方式,也是现在企业开发的主流。

1.2 入门程序

1.2.1 需求

需求:基于SpringBoot的方式开发一个web应用,浏览器发起请求/hello后,给浏览器返回字符串 "Hello xxx ~"。

1.2.2 开发步骤

第1步:创建SpringBoot工程,并勾选Web开发相关依赖

第2步:定义HelloController类,添加方法hello,并添加注解

1). 创建SpringBoot工程(需要联网)

基于Spring官方骨架,创建SpringBoot工程。

基本信息描述完毕之后,勾选web开发相关依赖。

SpringBoot官方提供的脚手架,里面只能够选择SpringBoot的几个最新的版本,如果要选择其他相对低一点的版本,可以在springboot项目创建完毕之后,修改项目的pom.xml文件中的版本号。

点击Create之后,就会联网创建这个SpringBoot工程,创建好之后,结构如下:

注意:在联网创建过程中,会下载相关资源(请耐心等待)

static: 存储一些静态文件(html\css\js)

templates: 存储一些模板文件

2). 定义HelloController类,添加方法hello,并添加注解

com.itheima这个包下新建一个类:HelloController

HelloController中的内容,具体如下:

package com.itheima;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RestController //标识当前类是一个请求处理类
public class Hello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hello") //标识请求路径public String hello(String name){System.out.println("HelloController ... hello: " + name);return "Hello " + name;}}

3). 运行测试

运行SpringBoot自动生成的引导类 (标识有@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的类)

打开浏览器,输入 http://localhost:8080/hello?name=itheima

1.2.3 常见问题

大伙儿在下来联系的时候,联网基于spring的脚手架创建SpringBoot项目,偶尔可能会因为网内网络的原因,链接不上SpringBoot的脚手架网站,此时会出现如下现象:

此时可以使用阿里云提供的脚手架,网址为:https://start.aliyun.com

然后按照项目创建的向导,一步一步的创建项目即可。

1.3 入门解析

那在上面呢,我们已经完成了SpringBootWeb的入门程序,并且测试通过。 在入门程序中,我们发现,我们只需要一个main方法就可以将web应用启动起来了,然后就可以打开浏览器访问了。

那接下来我们需要明确两个问题:

1). 为什么一个main方法就可以将Web应用启动了?

因为我们在创建springboot项目的时候,选择了web开发的起步依赖spring-boot-starter-web。而spring-boot-starter-web依赖,又依赖了spring-boot-starter-tomcat,由于maven的依赖传递特性,那么在我们创建的springboot项目中也就已经有了tomcat的依赖,这个其实就是springboot中内嵌的tomcat。

而我们运行引导类中的main方法,其实启动的就是springboot中内嵌的Tomcat服务器。 而我们所开发的项目,也会自动的部署在该tomcat服务器中,并占用8080端口号 。

起步依赖:

  • 一种为开发者提供简化配置和集成的机制,使得构建Spring应用程序更加轻松。起步依赖本质上是一组预定义的依赖项集合,它们一起提供了在特定场景下开发Spring应用所需的所有库和配置。
    • spring-boot-starter-web:包含了web应用开发所需要的常见依赖。
    • spring-boot-starter-test:包含了单元测试所需要的常见依赖。
  • 官方提供的starter:https://docs.spring.io/spring-boot/docs/3.1.3/reference/htmlsingle/#using.build-systems.starters

2. HTTP协议

2.1 HTTP概述

2.1.1 介绍

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规定了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的规则。

  • http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
  • http协议要求:浏览器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数据时,或是服务器在向浏览器发送响应数据时,都必须按照固定的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如果想知道http协议的数据传输格式有哪些,可以打开浏览器,点击F12打开开发者工具,点击Network(网络)来查看

ps: 浏览器地址栏中发起的所有请求都是GET方式

浏览器向服务器进行请求时,服务器按照固定的格式进行解析:

服务器向浏览器进行响应时,浏览器按照固定的格式进行解析:

而我们学习HTTP协议,就是来学习请求和响应数据的具体格式内容。

2.1.2 特点

我们刚才初步认识了HTTP协议,那么我们在看看HTTP协议有哪些特点:

  • 基于TCP协议: 面向连接,安全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建立连接之前是需要经过三次握手)、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在数据传输方面更安全

  • 基于请求-响应模型: 一次请求对应一次响应(先请求后响应)

请求和响应是一一对应关系,没有请求,就没有响应

  • 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 对于数据没有记忆能力。每次请求-响应都是独立的

无状态指的是客户端发送HTTP请求给服务端之后,服务端根据请求响应数据,响应完后,不会记录任何信息。

  • 缺点: 多次请求间不能共享数据
  • 优点: 速度快
  • 请求之间无法共享数据会引发的问题:
    • 如:京东购物。加入购物车和去购物车结算是两次请求
    • 由于HTTP协议的无状态特性,加入购物车请求响应结束后,并未记录加入购物车是何商品
    • 发起去购物车结算的请求后,因为无法获取哪些商品加入了购物车,会导致此次请求无法正确展示数据
  • 具体使用的时候,我们发现京东是可以正常展示数据的,原因是Java早已考虑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使用会话技术(Cookie、Session)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如何来做,我们后面课程中会讲到。

刚才提到HTTP协议是规定了请求和响应数据的格式,那具体的格式是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剖析。

HTTP协议又分为:请求协议和响应协议

2.2 HTTP请求协议

2.2.1 介绍
  • 请求协议:浏览器将数据以请求格式发送到服务器。包括:请求行、请求头 、请求体
  • GET方式的请求协议:

  • 请求行(以上图中红色部分) :HTTP请求中的第一行数据。由:请求方式资源路径协议/版本组成(之间使用空格分隔)
    • 请求方式:GET
    • 资源路径:/brand/findAll?name=OPPO&status=1
      • 请求路径:/brand/findAll
      • 请求参数:name=OPPO&status=1
        • 请求参数是以key=value形式出现
        • 多个请求参数之间使用&连接
      • 请求路径和请求参数之间使用?连接
    • 协议/版本:HTTP/1.1
  • 请求头(以上图中黄色部分) :第二行开始,上图黄色部分内容就是请求头。格式为key: value形式
    • http是个无状态的协议,所以在请求头设置浏览器的一些自身信息和想要响应的形式。这样服务器在收到信息后,就可以知道是谁,想干什么了
    • 常见的HTTP请求头有:

请求头

含义

Host

表示请求的主机名

User-Agent

浏览器版本。 例如:Chrome浏览器的标识类似Mozilla/5.0 ...Chrome/79 ,IE浏览器的标识类似Mozilla/5.0 (Windows NT ...)like Gecko

Accept

表示浏览器能接收的资源类型,如text/*,image/*或者*/*表示所有;

Accept-Language

表示浏览器偏好的语言,服务器可以据此返回不同语言的网页;

Accept-Encoding

表示浏览器可以支持的压缩类型,例如gzip, deflate等。

Content-Type

请求主体的数据类型

Content-Length

数据主体的大小(单位:字节)

举例说明:服务端可以根据请求头中的内容来获取客户端的相关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服务端就可以处理不同的业务需求。

比如:

  • 不同浏览器解析HTML和CSS标签的结果会有不一致,所以就会导致相同的代码在不同的浏览器会出现不同的效果
  • 服务端根据客户端请求头中的数据获取到客户端的浏览器类型,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浏览器设置不同的代码来达到一致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浏览器兼容问题)
  • 请求体 :存储请求参数
    • GET请求的请求参数在请求行中,故不需要设置请求体

POST方式的请求协议:

  • 请求行(以上图中红色部分):包含请求方式、资源路径、协议/版本
    • 请求方式:POST
    • 资源路径:/brand
    • 协议/版本:HTTP/1.1
  • 请求头(以上图中黄色部分)
  • 请求体(以上图中绿色部分) :存储请求参数
    • 请求体和请求头之间是有一个空行隔开(作用:用于标记请求头结束)

GET请求和POST请求的区别:

GET方式的请求数据(参数)在url请求到服务器端的

区别方式

GET请求

POST请求

请求参数

请求参数在请求行中。<br/>例:/brand/findAll?name=OPPO&status=1

请求参数在请求体中

请求参数长度

请求参数长度有限制(浏览器不同限制也不同)

请求参数长度没有限制

安全性

安全性低。原因:请求参数暴露在浏览器地址栏中。

安全性相对高

2.2.2 获取请求数据

Web服务器(Tomcat)对HTTP协议的请求数据进行解析,并进行了封装,封装到了一个对象当中(HttpServletRequest),并在调用Controller方法的时候传递给了该方法。这样,就使得程序员不必直接对协议进行操作,让Web开发更加便捷。

代码演示如下: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RequestController {/*** 请求路径 http://localhost:8080/request?name=Tom&age=18* @param request* @return*/@RequestMapping("/request")public String reque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1.获取请求参数 name, ageString name = request.getParameter("name");String age = request.getParameter("age");System.out.println("name = " + name + ", age = " + age);//2.获取请求路径String uri = request.getRequestURI();String url = request.getRequestURL().toString();System.out.println("uri = " + uri);System.out.println("url = " + url);//3.获取请求方式String method = request.getMethod();System.out.println("method = " + method);//4.获取请求头String header = request.getHeader("User-Agent");System.out.println("header = " + header);return "request success";}}

最终输出内容如下所示:

url: 完整的访问路径

uri:资源访问路径

2.3 HTTP响应协议

2.3.1 格式介绍
  • 响应协议:服务器将数据以响应格式返回给浏览器。包括:响应行 、响应头 、响应体

  • 响应行(以上图中红色部分):响应数据的第一行。响应行由协议及版本响应状态码状态码描述组成
    • 协议/版本:HTTP/1.1
    • 响应状态码:200
    • 状态码描述:OK
  • 响应头(以上图中黄色部分):响应数据的第二行开始。格式为key:value形式
    • http是个无状态的协议,所以可以在请求头和响应头中设置一些信息和想要执行的动作,这样,对方在收到信息后,就可以知道你是谁,你想干什么
    • 常见的HTTP响应头有:
Content-Type:表示该响应内容的类型,例如text/html,image/jpeg ;Content-Length:表示该响应内容的长度(字节数);Content-Encoding:表示该响应压缩算法,例如gzip ;Cache-Control:指示客户端应如何缓存,例如max-age=300表示可以最多缓存300秒 ;Set-Cookie: 告诉浏览器为当前页面所在的域设置cookie ;
  • 响应体(以上图中绿色部分): 响应数据的最后一部分。存储响应的数据
    • 响应体和响应头之间有一个空行隔开(作用:用于标记响应头结束)
2.3.2 响应状态码

状态码分类

说明

1xx

响应中 --- 临时状态码。表示请求已经接受,告诉客户端应该继续请求或者如果已经完成则忽略

2xx

成功 --- 表示请求已经被成功接收,处理已完成

3xx

重定向 --- 重定向到其它地方,让客户端再发起一个请求以完成整个处理

4xx

客户端错误 --- 处理发生错误,责任在客户端,如:客户端的请求一个不存在的资源,客户端未被授权,禁止访问等

5xx

服务器端错误 --- 处理发生错误,责任在服务端,如:服务端抛出异常,路由出错,HTTP版本不支持等

关于响应状态码,我们先主要认识三个状态码,其余的等后期用到了再去掌握:

  • 200 ok 客户端请求成功
  • 404 Not Found 请求资源不存在
  •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服务端发生不可预期的错误
2.3.3 设置响应数据

Web服务器对HTTP协议的响应数据进行了封装(HttpServletResponse),并在调用Controller方法的时候传递给了该方法。这样,就使得程序员不必直接对协议进行操作,让Web开发更加便捷。

代码演示:

package com.itheima;import jakarta.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ResponseEntity;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import java.io.IOException;@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Response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response")public void response(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1.设置响应状态码response.setStatus(401);//2.设置响应头response.setHeader("name","itcast");//3.设置响应体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utf-8");response.getWriter().write("<h1>hello response</h1>");}@RequestMapping("/response2")public ResponseEntity<String> response2(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return ResponseEntity.status(401).header("name","itcast").body("<h1>hello response</h1>");}}

浏览器访问测试:

响应状态码 和 响应头如果没有特殊要求的话,通常不手动设定。服务器会根据请求处理的逻辑,自动设置响应状态码和响应头。

3. SpringBootWeb案例

3.1 需求说明

需求:基于SpringBoot开发web程序,完成用户列表的渲染展示

当在浏览器地址栏,访问前端静态页面(http://localhost:8080/usre.html)后,在前端页面上,会发送ajax请求,请求服务端(http://localhost:8080/list),服务端程序加载 user.txt 文件中的数据,读取出来后最终给前端页面响应json格式的数据,前端页面再将数据渲染展示在表格中。

3.2 代码实现

1). 准备工作:再创建一个SpringBoot工程,并勾选web依赖、lombok依赖。

2). 准备工作:引入资料中准备好的数据文件user.txt,以及static下的前端静态页面

这些文件,在提供的资料中,已经提供了直接导入进来即可。

3). 准备工作:定义封装用户信息的实体类。

com.itheima 下再定义一个包 pojo,专门用来存放实体类。 在该包下定义一个实体类User:

package com.itheima.pojo;import lombok.AllArgsConstructor;
import lombok.Data;
import lombok.NoArgsConstructor;
import java.time.LocalDateTime;/*** 封装用户信息*/
@Data
@NoArgsConstructor
@All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User {private Integer id;private String username;private String password;private String name;private Integer age;private LocalDateTime updateTime;
}

3). 开发服务端程序,接收请求,读取文本数据并响应

由于在案例中,需要读取文本中的数据,并且还需要将对象转为json格式,所以这里呢,我们在项目中再引入一个非常常用的工具包hutool。 然后调用里面的工具类,就可以非常方便快捷的完成业务操作。

  • pom.xml中引入依赖
<dependency><groupId>cn.hutool</groupId><artifactId>hutool-all</artifactId><version>5.8.27</version>
</dependency>
  • com.itheima包下新建一个子包controller,在其中创建一个UserController
import cn.hutool.core.io.IoUtil;
import cn.hutool.json.JSONConfig;
import cn.hutool.json.JSONUtil;
import com.itheima.pojo.Us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nio.charset.StandardCharsets;
import java.time.LocalDateTime;
import java.time.format.DateTimeFormatter;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stream.Collectors;@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list")public String list(){//1.加载并读取文件InputStream in = this.getClass().getClassLoader().getResourceAsStream("user.txt");ArrayList<String> lines = IoUtil.readLines(in, StandardCharsets.UTF_8, new ArrayList<>());//2.解析数据,封装成对象 --> 集合List<User> userList = lines.stream().map(line -> {String[] parts = line.split(",");Integer id = Integer.parseInt(parts[0]);String username = parts[1];String password = parts[2];String name = parts[3];Integer age = Integer.parseInt(parts[4]);LocalDateTime updateTime = LocalDateTime.parse(parts[5], DateTimeFormatter.ofPattern("yyyy-MM-dd HH:mm:ss"));return new User(id, username, password, name, age, updateTime);}).collect(Collectors.toList());//3.响应数据//return JSONUtil.toJsonStr(userList, JSONConfig.create().setDateFormat("yyyy-MM-dd HH:mm:ss"));return userList;}}

java目录和resources两个目录下的文件在编译后最后会放在同一个目录下面,放在class目录下面,也就是放在类路径下面

4). 启动服务测试,访问:http://localhost:8080/user.html

3.3 @ResponseBody

前面我们学习过HTTL协议的交互方式:请求响应模式(有请求就有响应)。那么Controller程序呢,除了接收请求外,还可以进行响应。

在我们前面所编写的controller方法中,都已经设置了响应数据。

controller方法中的return的结果,怎么就可以响应给浏览器呢?

答案:使用@ResponseBody注解

@ResponseBody注解:

-》作用:将controller返回值直接作为响应体的数据直接响应;返回值是对象/集合->json->响应

  • 类型:方法注解、类注解
  • 位置:书写在Controller方法上或类上
  • 作用:将方法返回值直接响应给浏览器,如果返回值类型是实体对象/集合,将会转换为JSON格式后在响应给浏览器

但是在我们所书写的Controller中,只在类上添加了@RestController注解、方法添加了@RequestMapping注解,并没有使用@ResponseBody注解,怎么给浏览器响应呢?

这是因为,我们在类上加了@RestController注解,而这个注解是由两个注解组合起来的,分别是:@Controller 、@ResponseBody。 那也就意味着,我们在类上已经添加了@ResponseBody注解了,而一旦在类上加了@ResponseBody注解,就相当于该类所有的方法中都已经添加了@ResponseBody注解。

提示:前后端分离的项目中,一般直接在请求处理类上加@RestController注解,就无需在方法上加@ResponseBody注解了。

3.4 问题分析

上述案例的功能,我们虽然已经实现,但是呢,我们会发现案例中:解析文本文件中的数据,处理数据的逻辑代码,给页面响应的代码全部都堆积在一起了,全部都写在controller方法中了。

当前程序的这个业务逻辑还是比较简单的,如果业务逻辑再稍微复杂一点,我们会看到Controller方法的代码量就很大了。

  • 当我们要修改操作数据部分的代码,需要改动Controller
  • 当我们要完善逻辑处理部分的代码,需要改动Controller
  • 当我们需要修改数据响应的代码,还是需要改动Controller

这样呢,就会造成我们整个工程代码的复用性比较差,而且代码难以维护。 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在现在的开发中,有非常成熟的解决思路,那就是分层开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swp.cn/diannao/84042.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Vue3 Element Plus el-table-column Sortable 排序失效

问题描述&#xff1a; vue3中 element plus 中 el-table 的 el-table-column使用了插槽后&#xff0c;为什么sortable不起效果&#xff0c;不能点击排序 <el-table-columnlabel"记账日期"width"110"fixed"left"header-align"left"…

Unity中SRP Batcher使用整理

SRP Batcher 是一种绘制调用优化,可显著提高使用 SRP 的应用程序的性能,SRP Batcher 减少了Unity为使用相同着色器变体的材质准备和调度绘制调用所需的CPU 时间。 工作原理: 传统优化方法通过减少绘制调用次数提升性能,而SRP Batcher的核心理念在于降低绘制调用间的渲染状…

服务器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服务器 配置牛、运行稳、价格感人的高级计算机&#xff0c;家用电脑不能比拟的。 服务器的组成&#xff1a;电源、raid卡、网卡、内存、cpu、主板、风扇、硬盘。 服务器的分类 按计算能力分类 超级计算机 小型机AIX x86服务器&#xff08;服务器cpu架构&#xff09; …

服务器网络配置 netplan一个网口配置两个ip(双ip、辅助ip、别名IP别名)

文章目录 问答 问 # This is the network config written by subiquity network:ethernets:enp125s0f0:dhcp4: noaddresses: [192.168.90.180/24]gateway4: 192.168.90.1nameservers:addresses:- 172.0.0.207- 172.0.0.208enp125s0f1:dhcp4: trueenp125s0f2:dhcp4: trueenp125…

高级SQL技巧:时序数据查询优化与性能调优实战

高级SQL技巧&#xff1a;时序数据查询优化与性能调优实战 引言 在现代数据驱动型系统中&#xff0c;时序数据&#xff08;时间序列数据&#xff09;正成为企业核心资产之一。然而&#xff0c;随着数据量激增和复杂业务需求的不断涌现&#xff0c;传统的SQL查询方式已难以满足…

DDoS攻击应对指南:提升网站安全性的有效策略

DDoS&#xff08;分布式拒绝服务&#xff09;攻击成为了企业面临的主要网络安全威胁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xff0c;DDoS攻击手段也在不断升级&#xff0c;给企业的网络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xff0c;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xff0c;以保障网站…

Appium 的 enableMultiWindows 参数

引言 在移动应用自动化测试中&#xff0c;​​混合应用&#xff08;Hybrid App&#xff09;​​ 和多窗口场景&#xff08;如分屏、弹窗、多 WebView&#xff09;的处理一直是技术难点。Appium 的 enableMultiWindows 参数为这类场景提供了关键支持&#xff0c;但在实际使用中常…

C++中的菱形继承问题

假设有一个问题&#xff0c;类似于鸭子这样的动物有很多种&#xff0c;如企鹅和鱿鱼&#xff0c;它们也可能会有一些共同的特性。例如&#xff0c;我们可以有一个叫做 AquaticBird &#xff08;涉禽&#xff0c;水鸟的一类&#xff09;的类&#xff0c;它又继承自 Animal 和 Sw…

前端excel表格解析为json,并模仿excel显示

前端环境&#xff1a;elementUI vue2 <style lang"scss" scoped> 页面效果 jsondata为mock数据&#xff0c;为方便调试其内容可清空&#xff0c;首行&#xff08;字母坐标&#xff09;随数据内容自动变化&#xff0c;首列也是一样&#xff0c;模拟excel …

NAT(网络地址转换)逻辑图解+实验详解

原理 NAT&#xff08;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xff0c;网络地址转换&#xff09; 是一种网络技术&#xff0c;用于在IP数据包通过路由器或防火墙时&#xff0c;修改其源IP地址或目标IP地址&#xff0c;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基础概念 本来NAT是来解决 IPv4 地…

Qt+线段拖曳示例代码

Qt线段拖曳示例代码&#xff0c;功能见下图。 代码如下&#xff1a; canvaswidget.h #ifndef CANVASWIDGET_H #define CANVASWIDGET_H#include <QWidget> #include <QPainter> #include <QMouseEvent> #include <QVector>class CanvasWidget : publi…

高等数学-求导

一、求导数的原函数就是求导数的积分 1&#xff09;设函数f(t)在区间[a,b]上连续&#xff0c;则对任意的x∈[a,b],f(t)在[a,x]上连续&#xff0c;从而在[a,x]上可积。令其积分为Φ(x)∫*a^x f(t)dt, x∈[a,b],则Φ(x)为定义在区间[a,b]上的一个函数&#xff0c;通常称作积分上…

(第94天)OGG 微服务搭建 Oracle 19C CDB 架构同步

前言 Oracle GoldenGate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OGGMA) 是在 OGG 12.3 版本推出的全新架构。相比传统架构,OGGMA 基于 Rest API,通过 WEB 界面即可完成 OGG 的配置和监控,大大简化了部署和管理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 Oracle 19C CDB 环境中部署 OGG 19.1.0.4 微…

前端vscode学习

1.安装python 打开Python官网&#xff1a;Welcome to Python.org 一定要点PATH&#xff0c;要不然要自己设 点击install now,就自动安装了 键盘winR 输入cmd 点击确定 输入python&#xff0c;回车 显示这样就是安装成功了 2.安装vscode 2.1下载软件 2.2安装中文 2.2.1当安…

uniapp vue 开发微信小程序 分包梳理经验总结

嗨&#xff0c;我是小路。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uniapp vue 开发微信小程序 分包梳理经验总结”。 在使用 UniAppvue框架开发微信小程序时&#xff0c;当项目比较大的时候&#xff0c;经常需要分包加载。它有助于控制主包的大小&#xff0c;从而提升小程序的启…

git合并多次commit提交

首先查看历史记录 git log 查看你想要合并的commit是哪些&#xff08;注意&#xff1a;这里是逆序&#xff0c;最上的是最新提交&#xff09; 找到当前想要合并的最后一个记录&#xff0c;复制该记录的下一个记录的 id&#xff08;黄色部分commit id&#xff09;&#xff0c…

系统架构设计(七):数据流图

定义 数据流图&#xff08;Data Flow Diagram, DFD&#xff09;是一种用于表示信息系统数据流转及处理过程的图形工具。 它反映系统功能及数据之间的关系&#xff0c;是结构化分析与设计的重要工具。 主要符号 符号说明描述举例方框外部实体&#xff08;源或终点&#xff09…

MAUI与XAML交互:构建跨平台应用的关键技巧

文章目录 引言1. 代码隐藏文件关联1.1 XAML文件与代码隐藏文件的关系1.2 部分类机制1.3 InitializeComponent方法1.4 XAML命名空间映射 2. 元素名称与x:Name属性2.1 x:Name属性的作用2.2 命名规则与最佳实践2.3 x:Name与x:Reference的区别2.4 编译过程中的名称处理 3. 在代码中…

php://filter的trick

php://filter流最常见的用法就是文件包含读取文件&#xff0c;但是它不止可以用来读取文件&#xff0c;还可以和RCE&#xff0c;XXE&#xff0c;反序列化等进行组合利用 filter协议介绍 php://filter是php独有的一种协议&#xff0c;它是一种过滤器&#xff0c;可以作为一个中…

微信小程序开发中,请求数据列表,第一次请求10条,滑动到最低自动再请求10条,后面请求的10条怎么加到第一次请求的10条后面?

在微信小程序中实现分页加载数据列表&#xff0c;可通过以下步骤将后续请求的10条数据追加到首次加载的数据之后&#xff1a; 实现步骤及代码示例 定义页面数据与参数 在页面的 data 中初始化存储列表、页码、加载状态及是否有更多数据的标识&#xff1a; Page({data: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