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体备案审核
主体备案审核周期通常为7-10个工作日,监管部门将对企业提交的资质信息进行严格审查,审核重点包括:
- 营业执照的真实性、有效性及与备案主体的一致性。
- 法人及算法安全责任人身份信息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 提交资料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如文件格式、盖章签字等是否符合要求。 审核通过后,企业将获得备案主体资格,进入算法备案审核阶段。
(二)算法备案一审
算法备案一审周期约为7个工作日,主要对算法备案信息进行初步审核,审核要点如下:
- 算法类型界定的准确性,是否与实际应用场景相符。
- 算法描述的完整性与清晰度,能否清晰呈现算法的运行逻辑与技术原理。
- 风险评估的合理性,是否全面识别算法可能存在的风险。
- 防范措施的可行性,提出的风险防范方案是否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 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的规范性与内容完整性,是否涵盖所有要求的评估项目。 若审核发现问题,企业将收到整改通知,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重新提交审核。
(三)算法备案二审
二审审核周期约为10-14个工作日,此阶段审核更为严格、深入,主要对算法的安全性与合规性进行全面审查:
- 算法模型的安全性评估,检查是否存在数据泄露、算法漏洞等安全隐患。
- 用户权益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如隐私政策是否完善、用户数据使用是否合规。
- 内容生态治理机制的健全性,是否建立有效的内容审核与违规处理机制。
- 与相关法规政策的符合性,确保算法运营符合《算法推荐规定》《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等要求。 二审通过后,企业的备案信息将提交至国家网信办进行统一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后,企业将正式获得算法备案号。整个备案流程从提交申请到获取备案号,通常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