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篇主要是介绍博主在构建A33-vstar开发板镜像时的步骤,也踩了一些坑,才整理出来,如果有错误,还请指正。
A33-vstar开发板的资料: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A33-Vstar开发板资料合集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5G6ColcY52DYMxYuefs2dQ?pwd=sb4e 提取码: sb4e
搭建交叉编译环境
首先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坑ERROR: build kernel Failed
,我当时以为Linux内核版本太低,需要下载低版本的交叉编译器,结果导致下载就碰到各种壁,也是因为博主功力太浅(太蠢了)。
这个报错的原因我最后查出来了,就是交叉编译器环境变量没设置好,其实SDK中已经有交叉编译器了
详细的排查过程在
A33-vstar报错记录:ERROR: build kernel Failed
这篇博客有说
我们只需要export一下环境变量即可,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加到SDK根目录的build.sh
前面即可:
#!/bin/bashset -e# 进入脚本所在目录,保证相对路径正确
cd "$(dirname "$0")"# 交叉编译器路径(相对路径,根据你的目录结构调整)
export CROSS_COMPILE="$(pwd)/brandy/gcc-linaro/bin/arm-linux-gnueabi-"
export PATH="$(pwd)/brandy/gcc-linaro/bin:$PATH"
export ARCH=arm# 你的后续build脚本逻辑...
buildroot/scripts/mkcommon.sh "$@"
开始编译
其实从这步开始,就可以跟着资料中的A33_Vstar_Linux_SDK开发手册.pdf
文档走了,因为最难的只是环境的搭建。
最后也是成功编译
补充
不过中间可能会出现一些工具没有下载,比如:fakeroot: 未找到命令
,直接下载完事: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fake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