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实时性研究旨在提升 Linux 系统对外部事件的响应速度和确定性,使其能够满足实时应用的需求。以下是关于 Linux 实时性研究的一些关键内容:
- Linux 实时性不足的原因
- 中断优先级问题:在标准 Linux 内核中,中断具有最高优先级,包括软中断,这使得实时任务的优先级得不到保证。
- 内核可抢占性不足:Linux 2.4 及之前的版本中,若任务运行在内核态,即使有更高优先级任务等待,当前任务也不能被抢占,直到其主动让出 CPU。
- 实时性优化方案
- RT - Preempt 补丁:通过给标准内核打补丁,将其转换为可抢占式内核,减少任务被中断的延迟,可使延迟降至几十微秒,适用于工业控制、音视频处理等软实时场景。
- 双内核架构(如 Xenomai 或 RTAI):在 Linux 内核旁运行一个独立的实时微内核,如 Xenomai 的 Cobalt 核心。实时微内核优先级高于 Linux 内核,负责实时任务,Linux 内核负责非实时任务,可实现几微秒的低延迟,适用于机器人控制、CNC 机床等硬实时场景。
- 隔离 CPU 核心:通过
isolcpus
内核参数和cgroups
隔离 CPU 核心,专供实时任务使用,可提高实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