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模型系统化学习路线
一、基础理论筑基(1-2个月)
目标:建立大模型核心认知框架
- 核心内容:
- 深度学习基础:神经网络原理、CNN/RNN结构、梯度下降算法
- 大模型本质:Transformer架构(重点掌握注意力机制、位置编码)、预训练与微调区别
- 关键概念:Tokenizer分词机制、词嵌入技术、Prompt工程基础(指令设计/角色设定/思维链)
- 实践建议:
- 使用PyTorch/TensorFlow复现简易Transformer
- 在Hugging Face上跑通GPT-2文本生成demo
- 资源推荐:
- 书籍:《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精读
- 课程:斯坦福CS224n(NLP基础)、微软AI-For-Beginners
二、核心架构与训练技术(2-3个月)
目标:掌握大模型开发全流程
- 关键技术:
- 模型架构:LLaMA/GPT类文本模型、CLIP/Stable Diffusion多模态模型
- 训练方法:
- 全参数微调 vs 高效微调(LoRA/QLoRA降低90%显存)
- RLHF(人类反馈强化学习)对齐技术
- 数据处理:指令数据集构建、噪声清洗、向量数据库应用
- 实践项目:
- 使用QLoRA微调Llama-3模型(消费级GPU可完成)
- 构建医疗问答指令集(500条数据微调提升任务准确率)
- 工具链:
- 训练监控:Weights & Biases
- 分布式加速:DeepSpeed、FlashAttention-2
三、应用开发实战(2-3个月)
目标:构建产业级AI应用
- 主流技术栈:
- RAG(检索增强生成):解决模型幻觉,融合企业知识库
- Agent开发:
- LangChain/LangGraph构建任务规划、工具调用、记忆系统
- 多Agent协作框架(如智能BI数据分析Agent)
- 多模态应用:Stable Diffusion文生图、视频脚本生成
- 典型项目:
- 智能办公助手(邮件处理+会议预约)
- 电商客服Agent(订单查询+个性化推荐)
- 医疗知识库问答系统(GraphRAG提升推理准确率至89%
四、优化与部署(1个月)
目标:解决工程落地瓶颈
- 性能优化:
- 推理加速:vLLM(5倍吞吐提升)、KV缓存、量化技术(GGUF 8bit)
- 成本控制:模型路由(7B小模型处理80%简单请求)
- 部署方案:
- 云服务:AWS SageMaker/Aliyun PAI
- 边缘设备:Docker容器化部署
- 安全与监控:
- 幻觉抑制:安全校验层、关键词过滤
- 日志系统追踪Agent决策链
五、前沿拓展与领域深化
- 进阶方向:
- MoE(混合专家模型)、Agent自动化(AutoGPT)、具身智能
- 行业融合:金融风控、教育智能助教、工业质检
- 社区参与:
- 贡献开源项目(LLaMA Factory、LangChain)
- 关注顶级会议:NeurIPS/ICML最新论文
✅ 零基础友好建议
- 新手路径:Python基础 → Transformer可视化理解 → Prompt工程实战 → 轻量化微调(LoRA)
- 避坑指南:
- 勿过早陷入数学推导,优先工程实现
- 选择生产级项目(如LangChain)替代玩具Demo
优质资源整合
类型 | 推荐内容 |
---|---|
课程 | 菜菜九天集训(全流程Agent开发)1、智慧树《大模型全体系实战》 |
书籍/论文 | 《State of GPT》(Karpathy)、DecryptPrompt论文总结 |
工具平台 | Hugging Face、LangChain中文文档、Llama.cpp本地部署 |
数据集 | Hugging Face Datasets、魔塔社区中文指令集 |
学习路线需保持动态迭代,2025年技术焦点已从单纯模型调参转向Agent+RAG+垂直微调三位一体能力。建议每阶段以项目闭环验证(如部署一个Gradio聊天界面),持续积累工业场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