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 Kiro
Kiro 是一款面向“规范驱动开发”(Spec-Driven Development)的 AI 开发助手。与只在“写代码”环节辅助不同,Kiro 将“从需求到设计再到实现”的完整链路显性化,把需求、设计、任务分解、代码与测试、文档等全部纳入一套可追踪的工件体系(Specs),在提升开发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沟通与返工成本。
-
核心理念
- 先规格化:用结构化规范定义目标(需求、验收标准、设计、任务)。
- 再自动化:在规范约束下生成/修改代码、补齐测试和文档,并通过 Hook 自动触发常见任务。
- 可监督可自治:支持“监督模式”和“自动驾驶模式”,自由切换控制力度与速度。
-
典型效果
- 团队协作统一口径,减少“理解偏差”和“隐性决策”。
- 低成本留存知识资产(需求/设计/决策被落成文档)。
- 原型迭代快,且能顺滑过渡到工程化落地。
因为太火爆官方封闭了下载入口,直接下载安装包使用即可,欢迎体验交流
-
Kiro 安装(Windows)
- Win32 Win64 下载(UC 云盘)
- Win32 Win64 下载(Quark)
-
Kiro 安装(macOS)
- macOS 下载(UC 云盘)
- macOS 下载(Quark)
一张图看懂 Kiro 工作流
- Supervised(监督):每一步变更先展示再批准,适合审慎变更、合规场景。
- Autopilot(自动驾驶):直接执行任务与改动,效率更高,适合快速原型与低风险场景。
Kiro的技术架构
快速上手 10 分钟
-
1)安装与启动
- 安装完成后首次打开,导入你已有的 VS Code 设置(主题、快捷键、兼容插件)。
-
2)为项目“注入上下文”
- 在仓库根目录用 Markdown 文件提供常量信息(技术栈、命名约定、目录结构、依赖策略等),Kiro 会将其作为“项目护栏”。
-
3)创建规范(Specs)骨架
- Kiro 会引导生成
requirements.md
、design.md
、tasks.md
三件套,并根据你的输入持续完善。
- Kiro 会引导生成
-
4)驱动实现与校验
- 从任务页启动实现;保存文件时自动触发 Hooks(生成/更新单测、格式化、文档刷新等)。
-
5)评审与集成
- 通过 Supervised 查看变更摘要、代码编辑与文档更新;确认后提交 PR,进入团队流转。
轻量示例:从一个用户故事开始
requirements.md
(EARS 风格片段)
# 用户故事:创建待办
当用户点击“添加待办”按钮时,系统应创建一条包含标题与可选截止日期的待办项。验收标准:
- 给定用户在待办页
- 当输入标题“买牛奶”并点击“添加”
- 则应在列表首行看到一条新待办,状态为“未完成”,含创建时间戳
design.md
(设计要点示例)
API: POST /api/todos
Request: { title: string, dueAt?: ISODate }
Response: { id: string, title: string, dueAt?: ISODate, status: "open", createdAt: ISODate }数据流:
UI -> Controller -> Service -> Repository -> DB
异常:标题为空返回 400;DB 写失败返回 500
tasks.md
(任务分解片段)
- Task: 创建待办 API- Result: 可创建待办并返回 JSON- Subtasks:- 定义请求/响应类型- 实现控制器与服务- 新建集成测试:创建成功用例/标题为空用例- 更新接口文档
hooks.json
(触发器概念示例)
{"onSave": ["format", "updateDocs"],"onTestPass": ["generateCoverageReport"]
}
以上只是“点到为止”的指引。Kiro 会在规范驱动下补齐代码、测试与文档,并持续保持三者一致。
与“Solo 模式”(如 Tare 2.0 的 Solo)的一般性对比
-
开发哲学
- Kiro:以“规范→设计→任务→实现”的管道化流程为核心,强调可追踪与可审计。
- Solo 模式:常见为单体智能体的自由对话/执行,更贴近“即时需求—即时生成”。
-
协作与可视化
- Kiro:需求/设计/任务全量留痕,便于团队协作与审阅。
- Solo 模式:更轻量,沉淀通常较少,偏个人/小团队快速试验。
-
变更控制
- Kiro:Supervised/Autopilot 可切换;更易纳入合规与评审流程。
- Solo 模式:自由度高,但需要人为把关以控制风险与偏差。
-
适用场景
- Kiro:企业级项目、多人协作、长周期维护、合规要求高的环境。
- Solo 模式:快速原型、一次性脚本、小功能试水。
-
学习与门槛
- Kiro:需理解 Specs 与 Hooks 的组织方法。
- Solo 模式:上手快,沉淀与规模化治理需要额外手段。
提示:具体产品实现可能有所差异,上述对比聚焦于“规范驱动的管道化”与“单体 Agent 自由模式”的方法论差别。
与Cursor等工具的对比
传统的AI编程工具如Cursor主要专注于代码补全和简单的代码生成,而Kiro则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编程体验:
特性 | 传统AI工具 | Kiro |
---|---|---|
交互方式 | 主要基于代码补全 | 自然语言对话 + 多模态交互 |
理解深度 | 局部代码片段 | 全项目上下文理解 |
任务复杂度 | 简单代码生成 | 复杂项目级任务 |
自主性 | 被动响应 | 主动分析和执行 |
学习能力 | 静态模型 | 动态学习和优化 |
写好 Specs 的 5 个技巧
- 清晰的验收标准:采用“Given/When/Then”或 EARS 句式,强调可测试性。
- 边界与异常先行:把 400/401/404/500 等异常路径写清楚,比 Happy Path 更能稳住质量。
- 设计图片融入:将 UI 草图、白板照片拖入 Kiro,增强上下文理解。
- 任务粒度适中:子任务尽量在半天至一天可完成,便于可视化推进。
- 自动化优先:把“单测生成、格式化、文档更新、安全扫描”放到 Hooks,避免人工遗漏。
Kiro的核心功能深度解析
1. 智能对话系统
Kiro的对话系统不仅仅是简单的问答,而是一个能够理解开发者意图、维护对话上下文、并提供专业建议的智能系统。
// 示例:通过自然语言创建React组件
// 用户输入:"创建一个用户登录表单组件,包含用户名、密码字段和登录按钮"
// Kiro自动生成:
const LoginForm = ({ onSubmit }) => {const [username, setUsername] = useState('');const [password, setPassword] = useState('');const handleSubmit = (e) => {e.preventDefault();onSubmit({ username, password });};return (<form onSubmit={handleSubmit}><input type="text" placeholder="用户名"value={username}onChange={(e) => setUsername(e.target.value)}/><input type="password" placeholder="密码"value={password}onChange={(e) => setPassword(e.target.value)}/><button type="submit">登录</button></form>);
};
2. 上下文感知编程
Kiro能够深度理解项目结构,包括:
- 项目依赖关系
- 代码架构模式
- 业务逻辑流程
- 数据模型设计
这种理解能力使得Kiro能够提供更加精准和符合项目规范的代码建议。
3. 自主任务执行
Kiro的自主执行能力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开发者只需要描述需求,Kiro就能够:
- 需求分析:理解和分解用户需求
- 方案设计:制定技术实现方案
- 代码实现:生成符合规范的代码
- 测试验证:自动运行测试确保质量
- 文档生成:自动生成相关文档
4. 多模态交互体验
Kiro支持多种交互方式:
- 文本对话:自然语言交流
- 图像输入:上传设计稿或截图
- 文件引用:直接引用项目文件
- 语音交互:语音输入和反馈
常见问题
- 可以用 VS Code 生态吗? 可以。Kiro 基于 Code OSS 构建,兼容导入已有设置与多数插件。
- 不用 Autopilot 会不会很慢? 不会。Supervised 侧重“可控与可审”,适合关键仓库;可在不同阶段切换模式。
- 现有项目能接入吗? 能。先补齐
requirements.md
/design.md
/tasks.md
的最小集,逐步纳管。
安装入口
因为太火爆官方封闭了下载入口,直接下载安装包使用即可,欢迎体验交流
- Windows
- Win32 Win64 下载(Quark)
- Win32 Win64 下载(UC 云盘)
- macOS
- macOS 下载(Quark)
- macOS 下载(UC 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