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用代码绘制童年记忆中的那个蓝胖子——哆啦A梦,是我对经典角色的一次深情致敬。这段程序不仅是一幅静态图像的生成,更是一次对童年幻想世界的数字重建。通过精确的几何控制与色彩搭配,我将那个圆润可爱、温暖可靠的机器人重新带回眼前,哪怕只是以像素的形式静静伫立在屏幕上,也足以唤起心底最柔软的回忆。
系列文章
序号 | 直达链接 |
---|---|
1 | C/C++李峋同款跳动的爱心 |
2 | C/C++跳动的爱心 |
3 | C/C++经典爱心 |
4 | C/C++满屏飘字 |
5 | C/C++大雪纷飞 |
6 | C/C++黑客帝国字母雨 |
7 | C/C++樱花树 |
8 | C/C++奥特曼 |
9 | C/C++精美圣诞树 |
10 | C/C++俄罗斯方块小游戏 |
11 | C/C++贪吃蛇小游戏 |
12 | C/C++孤单又灿烂的神 |
13 | C/C++闪烁的爱心 |
14 | C/C++哆啦A梦 |
15 | C/C++简单圣诞树 |
16 | C/C++小宇宙 |
17 | C/C++冰墩墩 |
18 | C/C++七彩花朵 |
19 | C/C++玫瑰花 |
20 | C/C++小猪佩奇 |
21 | C/C++简易爱心 |
22 | C/C++流星雨① |
23 | C/C++2048小游戏 |
24 | C/C++爱心圣诞树 |
25 | C/C++文字跑马灯 |
26 | C/C++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
27 | C/C++满天繁星 |
28 | C/C++漂浮爱心 |
29 | C/C++五子棋小游戏 |
30 | C/C++球球大作战小游戏 |
31 | C/C++走迷宫小游戏 |
32 | C/C++粉色爱心 |
33 | C/C++棕色小熊 |
34 | C/C++粉色动态爱心 |
35 | C/C++炫酷烟花① |
36 | C/C++炫酷烟花② |
37 | C/C++炫酷烟花③ |
38 | C/C++炫酷烟花④ |
39 | C/C++星空漩涡 |
40 | C/C++流星雨② |
敬请期待…… |
技术需求
- 图形环境初始化
- 使用
initgraph
创建800×600的绘图窗口,提供足够的绘制空间与视觉舒适度。 - 调用
setorigin
将坐标原点移至屏幕中心,便于以对称方式构建角色,符合哆啦A梦高度对称的外观特征。 - 设置白色背景并通过
cleardevice
清除画面,确保绘图起点干净整洁。
- 颜色与填充管理
- 采用
RGB
函数自定义颜色值,精准还原哆啦A梦标志性的天蓝色身体(RGB: 7, 190, 234)与铃铛的金黄色(RGB: 245, 237, 38),增强视觉还原度。 - 使用
setfillcolor
和setlinecolor
分别控制填充与轮廓颜色,实现清晰的图形边界与内部填充效果。
- 几何图形绘制能力
- 利用
fillroundrect
绘制圆角矩形,用于眼睛、口袋和铃铛绳等细节部位,体现柔和的卡通风格。 - 通过
fillellipse
和fillcircle
绘制脸部、眼球、肚皮和铃铛,确保曲线平滑自然。 - 使用
arc
绘制嘴巴的弧形轮廓,结合角度参数精确控制起始与终止位置,还原经典微笑表情。
- 路径与线条控制
line
函数用于绘制胡须、手臂、腿部连接线及铃铛下方的悬挂线条,线条粗细可通过setlinestyle
调节,增强细节表现力。- 手部与脚部采用圆形与圆角矩形组合,模拟手套与短靴的卡通造型。
- 区域填充技术
- 使用
floodfill
进行身体主色的大面积填充,从指定点出发自动填充至边界,适用于复杂闭合区域,提升绘制效率。 - 通过白色矩形覆盖多余部分,巧妙“擦除”超出肚皮范围的填充色,实现精准视觉裁剪。
- 结构化与顺序绘制逻辑
- 按照“脸→身体→铃铛”的顺序分层绘制,符合人类视觉认知习惯,也便于调试与修改。
- 每个部件独立绘制,结构清晰,便于后期扩展(如添加动画或交互)。
主要代码
#include <graphics.h>
#include <conio.h>const double PI = 3.1415926536;
// 画哆啦A梦
// 主函数
int main()
{// 创建大小为 800 * 600 的绘图窗口initgraph(800, 600);// 设置原点 (0, 0) 为屏幕中央(Y轴默认向下为正)setorigin(400, 300);// 使用白色填充背景setbkcolor(WHITE);cleardevice();……
创作流程
我决定画哆啦A梦的那一刻,脑海里浮现的是小时候守在电视机前等他从四次元口袋掏出神奇道具的画面。那个圆滚滚的蓝色身影,不只是一个动画角色,更像是陪伴我成长的朋友。于是,我想用代码重新创造他,不是为了炫技,而是想把那份温暖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一开始,我并没有急于下笔写代码,而是先在纸上画了他的草图,分析他的结构:头部是近乎圆形的轮廓,眼睛对称分布,鼻子小巧红润,嘴巴弯成标志性的弧线。身体部分则更简洁,一个大肚子配上短短的手脚,胸前挂着那个闪闪发光的铃铛。我把这些拆解成一个个几何模块——圆、椭圆、圆角矩形、弧线,思考如何用图形函数去逼近这些形状。
接下来是坐标的规划。我把整个屏幕的中心设为原点,这样左右对称的部分就能用正负坐标轻松实现。比如两只眼睛,只需要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复制相同的结构;胡须也是一样,六条对称的斜线,方向相反但逻辑一致。这种对称性让代码变得简洁,也更接近哆啦A梦原本的设计美学。
颜色的选择我格外用心。他的蓝色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我反复调试RGB值,直到找到最接近原作的那种明亮而温暖的天蓝。铃铛的金黄要带一点暖意,像阳光照在金属上的反光,所以我选了偏奶油黄的色调。而胡须的细线则用纯黑,突出那种俏皮的细节感。
最难的是嘴巴的弧度。它不是简单的半圆,而是一个略带倾斜的微笑弧线,从左下到右上缓缓上扬。我用了arc
函数,通过调整起始和终止角度,反复预览,终于找到了那个恰到好处的弧度——就像他每次笑着说“别担心,我有道具”时的表情。
身体的绘制更考验整体协调。我先画出手臂和腿的连接线,确定比例关系,再填充肚皮的白色圆形。但问题来了:肚皮和身体的蓝色交界处容易重叠混乱。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先用floodfill
大面积填充蓝色,再用白色圆形精准覆盖肚子区域,最后用一个小矩形“擦掉”多余部分,让白色肚皮干净利落地呈现出来。
铃铛是点睛之笔。我特意加了三条横线作为装饰纹路,还画了一条细细的悬挂线,让它看起来真的挂在胸前。每一个细节都在告诉我:这不是冷冰冰的代码,而是一次情感的投射。
当我运行程序,看到那个熟悉的蓝胖子完整出现在屏幕上时,心里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他没有动,也没有说话,但我知道,他回来了。
写在后面
我是一只有趣的兔子,感谢你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