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MOM、数字化转型、成败
数字化转型中流行这么一句话:SAP项目加班到晚上8点,MOM项目最少到晚上10点。由此可见,MOM项目实施的难度、复杂度。但,为什么MOM难度大?
先引入1个故事:
1个价值300万的MOM项目,涉及生产、工艺、设备、品质、仓库、IE等部门。原本MOM项目作为二期,一期先落地SAP项目,由于都想抢占“先机”,无法权衡优先级,只能在乙方的承诺下6个月上线。持续6个月的项目,调研阶段按照常规进行,蓝图阶段有些曲折还好,详细设计阶段,由于6个月的周期,KeyUser难免不疲惫,详细设计阶段基本走过场。在UAT测试阶段,第1轮后爆出至少300个问题,且提出新的应用场景进行第2轮UAT测试。第2轮后,问题点暴增到500个,问题连着问题,问题又引出新的问题,经过近1个月的问题修复,阻断问题以及常规的逆向操作基本解决。且达到上线条件,上线1个月问题又新增近150个。整个MOM项目1年后才最终验收。
从以上故事我们分析可得:
- 项目目标是否清晰
1.1、MOM到底哪种程度才达到目标?还是业务部门事后挤出目标?
1.2、MOM是一步到位还是分期实现目标?
- KeyUser人选是否合适?
2.1、熟悉现有业务,且熟知现有业务痛点?(只说操作麻烦,不能提升到经济价值或者财务价值的痛点忽略)
2.2、是否有设计未来业务流程的能力?而不是,把现有业务照搬下,把操作麻烦的干掉?怎么方便怎么来?
2.3、是否有大局观,未来业务流程是否合规审计、财务要求?
2.4、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MOM项目?
2.5、所属业务是否有限期拍板的能力?
- 变更的合理管控?
3.1、变更是否有书面签字确认?
3.2、是否有变更的审批管控,因为变更是需要再次额外投入成本的?
- 详细设计是否严格把控?
4.1、此阶段就是功能在纸面上的沙盘,是否经过严格推演?
4.2、是否拉通上下游节点(含财务),整体推演?
- 信息共享的同频会
5.1、项目的进展,离不开公司高层的支持,及时同频项目的疑难杂症。
5.2、及时拉通双方的任何阻碍项目进展的信息。
- 干MOM的人
6.1、老黄牛的精神;
6.2、MOM用户是谁,蓝领。你要付出巨多汗水和忍隐。阴谋和阳谋,全都得用上,都是为了项目。
6.3、开心生活,工作和生活快速切换角色。
MOM项目是定制化程度很高的项目,特别依赖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吃一见长一智,一路走来,都是掉坑、填坑走过来的。下次可以看到坑,直接跳过、绕过。
您家的MOM项目顺利吧!欢迎讨论、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