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ing】考试脑科学 脑科学中的高效记忆法

前言

本书是拙作《高中生学习法》的修订版。

《高中生学习法》出版已有十余年。这期间,脑科学研究不断进步,十几年前无法解释的事情现在已经开始逐渐明晰。同时,书中有些内容甚至已经被明确证实是错误的。也就是说,《高中生学习法》这本书,仅十余年就已落后于时代了。

此次修订再版,我以最新的科学观点重新审读了《高中生学习法》的内容和表述,在必要之处进行。饿大刀阔斧的修订与增补。最终,本书的使用范围已不再仅限于高考,而是扩大到从中考到社会上的各种资格考试、职称考试等。

如此一来,尽管本书保留了原版中与高中生交流的行文风格,但是书名还是删除了原有的“高中生”一词。

在这里,我想先明确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十多年前出版的《高中生学习法》其内容已经过时,这一点在当下是毫无疑问的。但同时也意味着,此次修订的内容在十年或者二十年后可能也会过时,说不定有些内容还会被证明是错误的。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所谓科学的进步,原本也正是需要不断纠错的。

科学就是假说的循环往复:建立假说,验证这个假说——有时是进行反证——然后再建立新的假说。本书也正是基于这种科学认知写就的。

科学家大都谨慎,对于无法确定的事便会闭口不谈。从目前脑科学研究的水平来看,所谓的“科学学习法”原本就是一种自我标榜的说法,为时尚早。

但是我认为,在科学成果实际应用之前,科学家一直闭口不言,也不过是科学家的一种利己主义罢了。

搜集完整的科学证据可能需要数十年,如果在这期间只能耐心等待,那么很多人就可能错失自己人生中的机会。所以,最大限度地应用当下已经证实的科学知识,去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又有何不可呢?

本书就是秉承这种信念创作的,因此希望各位读者不要将本书奉为“绝对真理”,而是将它看作“记忆研究专家池谷裕二的私人学习法”。

为了完成这本书,我竭尽全力地综合了专业领域多方面的信息。“信息”的关键在于时效性和准确性,而这两者往往如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因此,我在写作时很是费了一番心思,才在脑科学研究百年传承的经典知识和最新的研究之间寻得了一个良好的平衡点。

说起来,大家知道记忆在人脑中是如何形成的,又保存于何处吗?不了解脑的机制就去学习,相当于不知道体育运动的规则就去埋头苦练,注定事倍功半;而理解运动的规则后再去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则能提供效率,早日进步。

学习也是如此。要想研究高效率的学习方法,首要之事是理解人脑规则(在当前的脑科学研究范围内)。然后,在学习中注意不去违背人脑规则,或者说去灵活利用人脑规则。

此外,针对“学习方法”领域中广为流传的一些“传言”和“迷信”,本书也从脑科学的角度进行了真伪考察。为此,本书将先向读者讲解记忆究竟是什么,并说明记忆的机制、原理,然后在此基础上考察锻炼记忆力的方法。

这里所说的“学习”并不局限于学校里的学习。一旦掌握了高效的学习方法,就可以将之应用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本书所介绍的各种技巧,应该都能让各位读者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受益。若本书能够对各位读者在发掘脑的潜能、实现自我等方面有些许帮助,我将深感荣幸。

第1章 记忆究竟是什么

1-1 能力只能用考试检测吗?

“记忆”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奇妙之物。它究竟存在于人脑的何处,又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的呢?在学校中,老师判断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所授知识,如果仅靠眼睛来打量、观察学生,则会无从判断。毕竟记忆有别于笔记或备忘录,并非肉眼可见的有形之物。

这种情况下,“考试”便应运而生。老师在确信自己讲授确当、没有遗漏的前提下,会自信满满地设计考试试题。如果考试的结果不理想,那么老师就可以判断学生的头脑里没有相关知识。同时,对于未能完成学习义务的学生,老师也会为其贴上“差生”的标签。

但是,考场上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题目会做,但时间不够用;一些知识有印象,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在交卷的一瞬间,记不起来的内容便能清晰地出现在脑海中,等等。如果发生了上述情况,即便是认真复习的人,也会和完全没有记住任何知识的人一样得低分。之前为考试付出的各种努力付诸东流不说,还会被视为“懒惰”“无能”。这其中的委屈与悔恨实在无以言表。

因此,对于参加考试的人来说,提前预测考点并据此进行复习和训练,就成为了应对考试的最佳策略。

但是话说回来,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知识”,一定要通过考试这种形式才能确认其是否存在吗?比如,可不可以不考试,而只通过给人脑拍一张照片就能判断知识的有无呢?再进一步说,有没有更简单、更可靠的方法,可以用来确定某人“头脑清晰”或“记忆力超群”呢?
实际上,通过现代的脑科学研究,这种近乎“魔法”的事已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大家都知道,脑存在于头部,打开头盖骨就可以看到。毫无疑问,“记忆”这种东西也存在于某个地方。不过,倘若记忆的存在形式是固体或者液体,那寻找记忆便如探囊取物。遗憾的是,记忆既非固体也非液体,因此寻找记忆这项研究,也是医学研究中最难被攻陷的“堡垒”。

计算机的“记忆”是使用磁性原理的硬盘来存储信息,音乐CD则是使用可以反射激光的细小凹坑来记录信息。人类的“记忆”也是一样的,它一定以某种物理形式存在于人脑中。若非如此,人脑遍无法去记忆。

记忆的形成,意味着信息在人脑中留下了“痕迹”。所以,只要对脑进行适当处理,就可以实际“看到”这些信息的痕迹。其实,我的研究室已经成功观察到了脑的这些信息痕迹,甚至还看到了一部分无法通过考试来确认的“潜在记忆”。

1-2 神经元“创造”出的脑

脑科学中对“记忆”的描述如下:

记忆是将神经回路的动力学(dynamics)现象转化为一定规则,在突触重叠的空间中,根据读取的外部时空信息,形成一种内部信息表达的过程。

看到这种表述,恐怕一般的读者都会一头雾水,毫无头绪。简单来说,记忆的“真相”就是“新神经回路的形成”。

这里出现了一个名次——神经回路。有一种说法认为,人脑中存在1000亿个神经元(意外的是,我们现在仍然无法获取人脑中神经元的准确数字)。每一个神经元都能通过“神经纤维”分别与其他一万个神经元相连,这种由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构成的系统就是“神经回路”。

我们可以把上述关系想象成如下情况,即众多住宅(神经元)通过密集的道路(神经纤维)相连,形成了城市(神经回路)。

与道路网密布的城市类似,脑也是由神经回路这种“网络”构造出来的。在神经回路这张网络上,“神经信号”来回奔走、传递,脑便是使用这种“神经信号”来处理信息的。这与计算机使用电信号进行运算的过程非常相似。

计算机由复杂的半导体回路构成。精巧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创造出电信号的“道路”。例如加法的计算,程序可以创造出“从这边出发向那边走,然后在某处拐弯”的进程。当电流按照程序设定的流程流动时,计算机就能得出加法运算的结果。

数据在电路中会被转化为单纯的数字信号,即用1和0来表示电荷的有无,并以这种形式来进行保存和读取。不只是加法,无论多么复杂的运算,甚至连声音、影像等信息,也都是基于有或无的二进制来处理的。实际上,人脑的记忆及其处理方式与此类似,使用的也是数字信号。

为了更容易理解,请大家将神经网络想象成一张方格纸,把神经纤维想象成方格纸上横竖排列的方格。如果我们在整张纸上画画或者写字,从远处能够看清方格纸上到底画了或写了什么,但是如果从近处看这张纸,能看到的就只有“涂满的方格”和“没有涂满的方格”而已。这就是二进制,人脑和计算机运行机制的共同点也正在于此。

1-3 记住与忘记

在此,我还以计算机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和硬盘之间的关系为例,讲解与其类似的、人脑的“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的数据长期保存在硬盘中,硬盘甚至可以保存几百、几千本百科全书的数据。然而,仅将数据保存在硬盘中,对于计算机而言是没有价值的。能够去使用存储的信息,才能发挥计算机作为“计算机”的作用。

为了让计算机能够处理存储的信息,RAM就出场了。RAM是一处临时保存信息的场所,相当于人脑的短期记忆。计算机只能处理调入RAM的信息。当计算机想要读取信息时,就需要将硬盘中的信息调入RAM;反过来,如果计算机想要保存信息,也要先经由RAM再将其保存在硬盘上。总之,RAM就相当于一座连接计算机内部与外部的“桥梁”。

其实,大家的脑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无论是从长期记忆里调取信息,还是向长期记忆里保存信息,都需要一个临时存储信息的场所,这就是短期记忆。通常来说,要想让记忆长期保存在人脑中,都要先通过短期记忆这一关。

短期记忆有一个小缺点,它的容量比较小,不能同时保存太多的信息,而且保存下来的信息也会很快被忘记(所以才叫“短期记忆”)。

举例来说,这就好比是我们为吃泡面烧了一壶水,等待水开的过程中接到了朋友打来的电话。这时,如果我们和朋友聊的非常开心,就很有可能忘记正在烧水这件事。这是因为“烧水”只是短期记忆。计算机的运行原理也与之类似。如果在保存之前就关闭文档,那么写好的文档就会丢失,这是因为文档只保存在了RAM中,而非硬盘之中,它和短期记忆一样,很快就会被“忘记”。

因此,要想形成长期记忆,关键就在于如何利用短期记忆。保存文件时应该认真为文件命名并做好分类整理工作,如果缺少这些步骤,那么在需要时就无法迅速地调取数据。这就像在我们的脑中明明存储着相关知识,但在考试时却愣是想不起来那样,真是一出惨剧。

如果知识把物品胡乱堆在仓库,仓库里就会变得杂乱无章。与其说是仓库,还不如说是垃圾场。同理,如果毫无章法得记忆知识,我们的脑也会变成这种状态。

本书就是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思考如何能够有效的吸收知识。为此,我提出的第一个关键词“海马体”,它是谈及“记忆”时绕不过去的重要话题。

不想学习的时候就看书吧

————————————

仅用于本人学习

来源:网络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swp.cn/web/93588.shtml
繁体地址,请注明出处:http://hk.pswp.cn/web/93588.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Web安全 - 构建安全可靠的API:基于国密SM2/SM3的文件上传方案深度解析

文章目录概述1. 缘起:挑战与目标2 . 核心架构:非对称签名与摘要算法的珠联璧合威胁模型(我们要防的攻击)密钥管理体系3 . 签名与验证:一步一解,安全闭环3.1 A系统:签名的生成(请求前…

【MyBatis-Plus】一、快速入门

这里写自定义目录标题MyBatis-Plus 概述快速入门入门案例常用注解常见配置MyBatis-Plus 概述 MyBatis-Plus 简介: MyBatis-Plus 是在 MyBatis 基础上开发的一个 增强工具包,它简化了 MyBatis 的开发,减少了大量重复代码。它保持了 MyBatis …

PostgreSQL导入mimic4

一、PostgreSQL连接验证 正确连接命令 使用psql工具连接目标数据库,格式为:psql -h 127.0.0.1 -U 用户名 -d 数据库名 --password 示例(用户名Shinelon,数据库mimic):psql -h 127.0.0.1 -U Shinelon -d mi…

css中 hsl() 的用法

好的 👍 我来详细介绍一下 CSS hsl() 的用法。1. 基本语法 color: hsl(hue, saturation, lightness);hue(色相) 取值范围:0 ~ 360(角度值,代表色环的角度)0 或 360 → 红色120 → 绿色240 → 蓝…

企业级Spring事务管理:从单体应用到微服务分布式事务完整方案

企业级Spring事务管理:从单体应用到微服务分布式事务完整方案 🌟 你好,我是 励志成为糕手 ! 🌌 在代码的宇宙中,我是那个追逐优雅与性能的星际旅人。 ✨ 每一行代码都是我种下的星光,在逻辑的土…

继续记录面试题

坐在工位,没事干心慌的不行,可能也是房贷压的。一闲下来就开始胡思乱想,无法沉下心去背那些八股文。这才刚刚接到离职通知第三天啊。而且、我还在坐班呢!!! 哎、怪不得有句老话说的,人穷志短&a…

从零开始学习:深度学习(基础入门版)(第2天)

(一)在pycharm软件中,用python语言,opencv库实现以下功能(1.1)图片的边界填充核心流程:读取原始图像使用 cv2.imread() 加载名为 yueshan.png 的图像文件统一边界参数设定四周留白尺寸均为 50px(上下左右各…

HTTP协议-3-HTTP/2是如何维持长连接的?

先说结论:HTTP/2的“长连接” 一个TCP连接 多路复用 二进制帧 流控制 持久会话管理 它不只是“连接不断”,更关键的是:在这个长连接上,可以同时并发传输成百上千个请求和响应,互不阻塞! 1、HTTP/2的“…

图解希尔排序C语言实现

1 希尔排序 希尔排序(Shell Sort)是D.L.Shell于1959年提出来的一种排序算法,在这之前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基本都是O(n),希尔排序算法是突破这个时间复杂度的第一批算法之一。 1.1 基本概念与原理 希尔排序通过将原始列表分割成若…

网络协议——HTTPS协议

目录 一、HTTPS是什么 加密是什么 二、HTTPS的工作过程 (一)对称加密 (二)非对称加密 (三)在非对称加密的基础上,引入证书校验 证书是什么 证书的内容 用证书解决中间人攻击 三、总结 …

React 基础实战:从组件到案例全解析

React 基础实战专栏:从组件到案例全解析 本专栏围绕 React 核心概念(组件、Props、State、生命周期)展开,通过 6个实战案例+核心知识点拆解,帮你掌握 React 基础开发逻辑,每篇聚焦1个实战场景,搭配完整代码与原理讲解,适合 React 入门者巩固基础。 专栏目录 【组件传…

ARM芯片架构之CoreSight Channel Interface 介绍

CoreSight Channel Interface(通道接口)详解1. 概述 Channel Interface 是 ARM CoreSight 架构中用于在不同组件之间传递触发事件的专用接口。它是 Event Interface 的增强版本,支持多通道、双向通信,以及同步与异步两种时钟域连接…

Blender模拟结构光3D Scanner(二)投影仪内参数匹配

关于投影仪外参的设置可参见前一篇文章 Blender模拟结构光3D Scanner(一)外参数匹配-CSDN博客 使用Projectors插件模拟投影仪 Step 1 在Github下载插件(https://github.com/Ocupe/Projectors)。下载zip压缩包即可,无…

synchronized的作用

目录 一、核心作用 二、实现原理:基于"对象锁" 三、使用方式 四、锁的优化 五、优缺点 六、总结 synchronized 是 Java 中用于解决多线程并发安全问题的核心关键字,它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线程间的同步,确保多个线程在访问共享资…

机试备考笔记 14/31

2025年8月14日 小结:(17号整理14号的笔记,这辈子真是有了w(゚Д゚)w)昨天摔了跤大的,今天好妈妈在家,松弛。省流:6道中等,明天只学了10分钟嘻嘻 目录LeetCode22…

dolphinscheduler中任务输出变量的问题出现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一段脚本任务如下:ret/data/dolphinscheduler/loadOraTable.sh "yonbip/yonbip10.16.10.69:1521/orcl" "select t.bondcontractno,t.olcunissuemny from yonbip.bond_contract t " "/dmp/biz" "bip" "2025-08-13"…

OpenCv(二)——边界填充、阈值处理

目录 一、边界填充(Border Padding) 1. 常见填充类型及效果 2.代码示例 (1)constant边界填充,填充指定宽度的像素 (2)REFLECT镜像边界填充 (3)REFLECT_101镜像边界…

Leetcode 15 java

今天复习一下翻转二叉树 226. 翻转二叉树 给你一棵二叉树的根节点 root ,翻转这棵二叉树,并返回其根节点。 示例 1: 输入:root [4,2,7,1,3,6,9] 输出:[4,7,2,9,6,3,1]示例 2: 输入:root [2…

嵌入式学习的第四十九天-时钟+EPIT+GPT定时器

一、时钟1.时钟系统基本概念(1)PLL (锁相环, Phase-Locked Loop)作用:PLL是一种反馈控制电路,用于生成稳定的高频时钟信号。它通过将输出时钟与参考时钟进行比较和调整,可以产生比输入参考时钟频率高得多的输出时钟。倍…

Python Sqlalchemy数据库连接

Python Sqlalchemy数据库连接一、连接数据二、模型三、ORM操作一、连接数据 from sqlalchemy import create_engine from sqlalchemy.orm import sessionmaker# 1. 连接数据库 dbHost postgres://用户名:密码主机:端口/数据库名 engine create_engine(dbHost) # create_en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