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orch中,torch.argmax()
和torch.max()
都是针对张量操作的函数,但它们的核心区别在于返回值的类型和用途:
1. torch.argmax()
- 作用:仅返回张量中最大值所在的索引位置(下标)。
- 返回值:一个整数或整数张量(维度比输入少一维)。
- 使用场景:
需要知道最大值的位置时(如分类任务中预测类别标签)。 - 示例:
import torchx = torch.tensor([5, 2, 9, 1]) idx = torch.argmax(x) # 返回值:tensor(2)(因为9是最大值,索引为2)
2. torch.max()
- 作用:返回张量中的最大值本身,或同时返回最大值及其索引。
- 两种模式:
- 模式一:只返回最大值
value = torch.max(x) # 返回tensor(9)
- 模式二:同时返回最大值和索引(需指定
dim
维度)values, indices = torch.max(x, dim=0) # 返回(values=tensor(9), indices=tensor(2))
- 模式一:只返回最大值
- 返回值:
- 若未指定
dim
:返回单个值(标量或与原张量同维)。 - 若指定
dim
:返回元组(max_values, max_indices)
。
- 若未指定
关键区别总结
函数 | torch.argmax() | torch.max() |
---|---|---|
返回值 | 索引(位置) | 最大值 或 (最大值, 索引)(取决于参数) |
是否指定维度 | 可指定dim (返回索引) | 不指定dim 时返回最大值;指定时返回元组 |
典型用途 | 获取分类结果的标签序号 | 获取最大值本身或同时取值+定位 |
输出维度 | 比输入少一维(沿dim 压缩) | 与输入维度相同(不指定dim )或压缩维度 |
示例对比(多维张量)
y = torch.tensor([[3, 8, 2],[1, 5, 9]])# argmax: 返回每行最大值的索引
idx_row = torch.argmax(y, dim=1) # tensor([1, 2])(第一行8在索引1,第二行9在索引2)# max: 返回每行最大值及其索引
values, indices = torch.max(y, dim=1)
# values = tensor([8, 9]), indices = tensor([1, 2])
如何选择?
- 只需知道最大值的位置(如分类标签) →
argmax()
- 需要最大值本身 →
max()
(不指定dim
) - 既要值又要位置(如Top-k计算) →
max(dim=...)
- 内存敏感场景:
argmax
仅返回索引(内存占用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