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
大前端业务模型结构如下:
服务后台+大前端+原生系统+可定制的终端硬件
1、业务的起点技术结构基于跨平台前端框架
Electron+vue/Rect/其他web框架+js/ts
Flutter+Dart+vue/Rect/其他web框架+js/ts
其他前端框架结构
2、有特定的业务使用场景
人脸识别考勤
数字大屏
超市、医院、银行、行政办公厅等场合的宣传、排号、自助录入、人脸识别、身份证识别等较为繁琐的流程化业务
3、完全或者部分定制化的终端设备
超大智慧大屏
超大的竖屏
超大的电视大屏
人脸识别终端包括但不限于使用Android系统、Linux系统、win系统
特种行业定制硬件模块:环境监测模块;人体生理特征监测模块,体温、血压、血糖、视力等等(比如厕所有一款直接在尿尿的同时进行尿检的设备,当然居家的那种也算);建筑工地各种物联设备;公路、铁路、各种路况等等
4、长时运行
24*7
白天不间断运行
5、各种场况问题层出不穷
硬件问题
网络环境问题
系统问题
应用自身缺陷问题
人为规范问题
就是那种在业务和功能上都没有问题,但在实施现场问题适配现场环境的时候各种现场情况问题。
总结:一般符合4和5的特征基本上就满足大前端++的项目特征了;
类似vs code、postman、飞书、腾讯会议等类似跨平台的应用项目都算不上大前端++;就算加上定制硬件也不算,因为不满足超长运行时间的特点
推荐理由
postman在国内使用已经越来越困难:
1、登录问题严重
2、Mock功能服务基本没法使用
3、版本更新功能已很匮乏
4、某些外力因素导致postman以后能否使用风险较大
5、postman会导致电脑卡顿,而且使用的功能越多越慢,尤其是win电脑,太让人郁闷了
出于以上考虑因此笔者自己开发了一款api调试开发工具SmartApi,满足基本日常开发调试api需求
SmartApi
win版本不大于1M;运行消耗性能极低
macos 版本不大于100M;运行消耗性能极低
非常适合开发设备或性能有限的开发环境
SmartApi只为开发服务
官网地址SmartApi
http://www.smartapi.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