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亿英伟达,凭什么?

CUDA正是英伟达所有神话的起点。它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生态系统。当越多的开发者使用CUDA,就会催生越多的基于CUDA的应用程序和框架;这些杀手级应用又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开发者投身于CUDA生态。这个正向飞轮一旦转动起来,其产生的引力将是巨大的。

2025年7月,历史被再次刷新。

2025年7月,历史被再次刷新。英伟达(NVIDIA),这家由一位热爱皮夹克的华裔创办的公司,市值如火箭般冲破4万亿美元的穹顶,将一众传统巨头甩在身后,成为了全球资本市场的绝对核心。

一时间,掌声、惊叹声、泡沫论、质疑声交织在一起。媒体的头条被黄仁勋的语录、惊人的财富效应和AI吞噬一切的宏大叙事所占据。但对于每一个身处产业浪潮中的决策者——无论是投资人、企业战略家还是技术领袖——真正的问题远比股价的涨跌更为重要:

支撑这个庞大帝国的,究竟是什么?是那一块块被疯狂抢购的GPU吗?当AMD、Intel甚至各大云厂商都宣称拥有自己的AI芯片时,英伟达的“王座”为何看似坚不可摧?4万亿之后,它的增长故事又将如何续写?

为了寻找答案,我们决定采用一种“老派”但最有效的方法——与真正塑造这个行业的人进行深度对话。硅兔君利用我们深耕硅谷的专家网络,与数位身处AI战场最前线的匿名专家进行了交流。他们中,有来自顶级云厂商的AI基础设施前负责人,有主导大模型训练的首席架构师,也有在硅谷路上判断下一个技术风口的顶尖VC合伙人。

现在,请允许我们将这些珍贵的一手洞察为您呈现。这不仅是对一家公司的拆解,更是对一个时代核心驱动力的深度剖析。

01 最深的护城河,藏在看不见的代码里

当我们问及几乎所有受访专家一个相同的问题——“英伟达最核心的壁垒是什么?”时,没有一个人的答案是“芯片性能”。相反,他们都指向了一个诞生于近二十年前的产物——CUDA。

一位曾在FAANG负责构建AI平台的资深技术总监,用一个生动的比喻开启了我们的对话:

“外界最大的认知偏差,就是至今仍将英伟达视为一家硬件公司。这好比认为可口可乐的成功只在于它的瓶子。黄仁勋从2006年正式推出CUDA起,就不是在卖芯片,而是在‘传教’。他构建了一个‘英伟达教派’,CUDA就是它的圣 经。

今天,任何一个客户买走一片H100或B200,他支付的不仅是硅片的价格,更是购买了进入这个教派生态的‘门票’。这是一种无形的、却几乎所有人都必须缴纳的‘生态税’。”

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统一计算设备架构),这个听起来颇为拗口的名字,正是英伟达所有神话的起点。在GPU还只是游戏玩家的“宝贝”时,黄仁勋就预见性地投入巨资,要将GPU的心脏——成千上万的并行计算核心——开放给通用的科学和商业计算。

这盘大棋,一走就是近20年。

它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生态系统。 CUDA不仅仅是一个编程接口,它包含了一整套丰富的、经过高度优化的数学库(如cuDNN用于深度神经网络、cuBLAS用于线性代及)、强大的编译器、直观的调试工具(如NVIDIA Nsight),以及一个庞大的开发者社区。

它创造了网络效应的完美范本。 越多的开发者使用CUDA,就会催生越多的基于CUDA的应用程序和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这些杀手级应用又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开发者投身于CUDA生态。这个正向飞轮一旦转动起来,其产生的引力将是巨大的。

今天,全球有超过400万开发者在使用CUDA。任何一个AI专业的博士生,他的第一行模型代码,几乎都是在CUDA上运行的。这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肌肉记忆”,从学术界蔓延至工业界,成为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

02 看不见的成本,看得见的壁垒

“既然CUDA这么厉害,那竞争对手,比如AMD的ROCm或者Intel的oneAPI,就不能做一个更好的来替代它吗?” 这是我们向一位负责大模型训练的首席AI架构师提出的问题。他笑了笑,反问我们:

“你知道将一个一线大厂的核心AI业务,从英伟达平台迁移到另一个平台,真正的成本是多少吗?它不是采购几万片新芯片的硬件费用,而是一张长到令人绝望的‘技术账单’,其金额可能是硬件成本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

在这位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得以一窥这张“技术账单”的冰山一角:

代码重构与迁移: 这绝非简单的“查找-替换”。无数工程师耗费心血手写的、针对NVIDIA GPU底层优化的计算核心(Kernel),在AMD或Intel的芯片上必须几乎全部重写。这其中涉及到的底层硬件架构差异,是外行难以想象的。

性能优化地狱: 即便代码成功迁移,新的硬件也无法“开箱即用”地达到英伟达平台的性能。工程师需要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去进行繁琐的性能调优,解决各种意想不到的bug,才能慢慢“逼近”原来的效率。对于分秒必争的AI竞赛而言,这种时间成本是致命的。

工具链的鸿沟: 英伟达提供了如Nsight、NVProf等极其成熟的性能分析和调试工具,能帮助工程师快速定位瓶颈。而竞争对手的工具链,在稳定性、易用性和功能丰富度上,仍有数年的差距。这位架构师坦言:“在NVIDIA上一个下午就能解决的问题,在其他平台上可能需要一周,而且你还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

人才库的断层: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市场上精通CUDA的工程师数量,可能百倍、千倍于精通ROCm的工程师。对于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更高的招聘成本、更长的培训周期,以及项目延期的巨大风险。

生态的惰性: 像Hugging Face这样的模型社区,其上绝大多数开源模型都是为NVIDIA GPU预训练和优化的。当一个团队想快速验证一个新想法时,最快的路径永远是“下载模型,在英伟达GPU上运行”。

“总结一下,” 这位架构师最后说,“英伟达的护城河,不是它自己挖的,而是过去十五年,全球数百万开发者用一行行代码、一次次调试、一个个项目为它构建起来的。想填平这条河,需要的不是钱,而是时间,以及一个同样庞大且忠诚的开发者军团。目前来看,没人做得到。”

03 向上集成:从卖铲子到卖“淘金工厂”

如果说CUDA是英伟达的“软件灵魂”,那么其“硬件”的进化策略,同样充满了智慧。一位在硅谷20年的顶级VC合伙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商业视角:

“要理解英伟达的商业模式,你不能只看GPU,你要看它的‘客单价’是如何一步步提升的。这是一个教科书级别的‘向上集成’(Upward Integration)案例。它本质上不是在卖产品,而是在不断为客户解决更宏大、也更有价值的问题。”

这位 顶级VC 合伙人将英伟达的战略描绘成一个四级火箭:

第一级:卖“零件”-GPU芯片。 这是起点。从G80到Fermi,再到今天的Blackwell架构,英伟达始终保持着单卡性能的领先。这是它一切业务的基石。

第二级:卖“设备”- DGX/HGX服务器。 英伟达很快发现,客户需要的不是8片独立的GPU,而是一个能让这8片GPU高效协同工作的“怪兽”。于是,它通过高速互联技术NVLink和NVSwitch,将GPU紧密耦合,推出了DGX服务器。它卖的不再是零件,而是一台“开箱即用的AI超级计算机”。客单价从数千美元跃升至数十万美元。

第三级:卖“生产线”- SuperPOD集群。 当客户需要训练千亿、万亿参数的大模型时,一台DGX也不够了。英伟达通过收购Mellanox获得的InfiniBand高速网络技术,将成百上千台DGX服务器连接成一个庞大的集群,并提供一整套软件来管理它。这就是SuperPOD。它卖的不再是设备,而是一条完整的“AI模型生产线”蓝图。客单价飙升至数千万甚至数亿美元。

第四级:卖“工厂”- 数据中心级解决方案。 今天,英伟达正在向终极形态迈进。它与云服务商合作推出DGX Cloud,让客户可以按需租用一个完整的“AI工厂”。它甚至直接参与到客户数据中心的设计中。它卖的,是一种“AI能力”本身。

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策略,英伟达将自己从一个芯片供应商,变成了客户AI战略中不可或缺的、提供全栈解决方案的“总包商”。每一次集成,都解决了客户更深层次的痛点,也带来了更高的利润率和更强的客户粘性。

结语

故事到这里,似乎已经足够传奇。但对于一个4万亿美元的帝国而言,它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以 NVIDIA AI Enterprise (NVAIE) 为例,它就像是AI时代的“Windows操作系统”。企业购买英伟达的硬件后,可以再为其订阅NVAIE服务,以换取运行关键业务所必需的稳定性、安全性、技术支持和性能保障。

这不仅为英伟达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高利润的软件订阅市场,更重要的是,它将与客户的关系从一次性交易,变成了长期的服务伙伴。

而当这种“硬件+软件+服务”的全栈能力被打磨到极致时,它就完美地契合了21世纪最重要的新趋势之一:主权AI (Sovereign AI)。

一位专注于地缘科技的专家,为我们揭示了英伟达故事的最终章: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主权AI’的时代。每一个国家,都将意识到拥有自己独立的AI基础设施、自己的基础大模型、以及由本国数据训练出的AI,是21世纪国家主权的一部分,就像拥有自己的货币和军队一样重要。而谁能为这些国家提供构建‘主权AI’的全套工具?今天,答案只有一个——英伟达。”

这使得英伟达超越了一家商业公司的范畴,它的产品变成了21世纪地缘政治的战略资源。这不仅为它打开了一个以“国家”为单位的全新蓝海市场,更将其业务的确定性和不可替代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4万亿美元。这个数字,不是神话,也非泡沫。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swp.cn/diannao/90706.shtml
繁体地址,请注明出处:http://hk.pswp.cn/diannao/90706.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Unity3D iOS闪退问题解决方案

前言 在Unity3D开发中解决iOS闪退问题需要系统性排查,以下是关键步骤和解决方案: 对惹,这里有一个游戏开发交流小组,希望大家可以点击进来一起交流一下开发经验呀! 1. 获取崩溃日志(关键第一步&#xff…

嵌入式八股文之 GPIO

1. GPIO 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 GPIO?GPIO 的中文意思是通用输入输出端口(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是嵌入式系统中可编程控制的通用引脚,可通过软件配置为输入或输出模式。(背诵)(2) 它的…

Umi-OCR 的 Docker安装(win制作镜像,Linux(Ubuntu Server 22.04)离线部署)

前置博客:Ubuntu-Server 22.04.4 详细安装图文教程 wget命令在windows终端下不能使用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在 Ubuntu 22.04 LTS 上离线安装 Docker 手把手教你在Win11下安装docker Umi-OCR 安装docker时报错:workstation服务启动报错。错误1075&#…

力扣242.有效的字母异位词

给定两个字符串 s 和 t &#xff0c;编写一个函数来判断 t 是否是 s 的 字母异位词。示例 1:输入: s "anagram", t "nagaram" 输出: true示例 2:输入: s "rat", t "car" 输出: false提示:1 < s.length, t.length < 5 * 104s…

基于Springboot+UniApp+Ai实现模拟面试小工具二:后端项目搭建

本节介绍本项目后端项目的开发工具及基础项目的搭建&#xff0c;包括开发工具介绍及后端项目的创建和依赖框架的引入及对应配置。 源码下载&#xff1a; 点击下载 讲解视频&#xff1a; UniappSpringbootKimi实现模拟面试小程序-Springboot项目创建一&#xff0e;开发工具 1.…

Linux711 Mysql

模版 root192.168.235.130s password:┌──────────────────────────────────────────────────────────────────────┐│ • MobaXterm Personal Edition v23.2 • ││…

QT 秘钥生成工具

该项目是注册机和验证机项目&#xff0c;分别是密钥生成工具&#xff0c;和密钥验证demo,可以识别电脑唯一标识码。#include "frmmain.h" #include "ui_frmmain.h" #include "qmessagebox.h" #include "qfile.h" #pragma execution_ch…

PyTorch神经网络训练全流程详解:从线性层到参数优化

目录 一、神经网络训练的核心组件 二、代码逐行解析与知识点 三、核心组件详解 3.1 线性层(nn.Linear) 3.2 损失函数(nn.MSELoss) 3.3 优化器(optim.SGD) 四、训练流程详解 五、实际应用建议 六、完整训练循环示例 七、总结 在深度学习实践中&#xff0c;理解神经网络…

从代码学习深度学习 - 针对序列级和词元级应用微调BERT PyTorch版

文章目录 前言针对序列级和词元级应用微调BERT单文本分类文本对分类或回归文本标注问答总结前言 在自然语言处理(NLP)的广阔天地里,预训练模型(Pre-trained Models)的出现无疑是一场革命。它们如同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探索者,使得我们能够利用在大规模文本语料上学到的丰富…

学习笔记丨卷积神经网络(CNN):原理剖析与多领域Github应用

本文深入剖析了卷积神经网络&#xff08;CNN&#xff09;的核心原理&#xff0c;并探讨其在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及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下面就是本篇博客的全部内容&#xff01;&#xff08;内附相关GitHub数据库链接&#xff09; 目录 一、什么是CNN&#xff1f; 二、…

cnpm exec v.s. npx

1. 核心定位与设计目标 npx (Node Package Executor): 定位: Node.js 内置工具&#xff08;npm 5.2 起捆绑&#xff09;&#xff0c;核心目标是便捷地执行本地或远程 npm 包中的命令&#xff0c;无需全局安装。核心价值: 避免全局污染&#xff1a; 临时使用某个 CLI 工具&#…

我花10个小时,写出了小白也能看懂的数仓搭建方案

目录 一、什么是数据仓库 1.面向主题 2.集成 3.相对稳定 4.反映历史变化 二、数仓搭建的优势 1.性能 2.成本 3.效率 4.质量 三、数仓搭建要考虑的角度 1.需求 2.技术路径 3.数据路径 4.BI应用路径 四、如何进行数仓搭建 1.ODS层 2.DW层 3.DM层 五、写在最后…

OBB旋转框检测配置与训练全流程(基于 DOTA8 数据集)

&#x1f680; YOLO交通标志识别实战&#xff08;五&#xff09;&#xff1a;OBB旋转框检测配置与训练全流程&#xff08;基于 DOTA8 数据集&#xff09; 在专栏前面四篇里&#xff0c;我们完成了&#xff1a; ✅ Kaggle交通标志数据集下载并重组标准YOLO格式 ✅ 训练/验证集拆…

uniapp制作一个视频播放页面

1.产品展示2.页面功能(1)点击上方按钮实现页面跳转&#xff1b;(2)点击相关视频实现视频播放。3.uniapp代码<template><view class"container"><!-- 顶部分类文字 --><view class"categories"><navigator class"category-…

8.卷积神经网络基础

8.1 卷积核计算 import torch from torch import nn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ef corr2d(X,k):#计算二维互相关运算h,wk.shape#卷积核的长和宽Ytorch.zeros((X.shape[0]-h1,X.shape[1]-w1))#创建(X-H1,X-W1)的全零矩阵for i in range(Y.shape[0]):for j in range(Y.s…

【每天一个知识点】子空间聚类(Subspace Clustering)

“子空间聚类&#xff08;Subspace Clustering&#xff09;”是一种面向高维数据分析的聚类方法&#xff0c;它通过在数据的低维子空间中寻找簇结构&#xff0c;解决传统聚类在高维空间中“维度诅咒”带来的问题。子空间聚类简介在高维数据分析任务中&#xff0c;如基因表达、图…

《汇编语言:基于X86处理器》第7章 整数运算(2)

本章将介绍汇编语言最大的优势之一:基本的二进制移位和循环移位技术。实际上&#xff0c;位操作是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加密和硬件控制的固有部分。实现位操作的指令是功能强大的工具&#xff0c;但是高级语言只能实现其中的一部分&#xff0c;并且由于高级语言要求与平台无关&am…

JVM故障处理与类加载全解析

1、故障处理工具基础故障处理工具jps&#xff1a;可以列出正在运行的虚拟机进程&#xff0c;并显示虚拟机执行主类&#xff08;Main Class&#xff0c;main()函数所在的类&#xff09;名称以及这些进程的本地虚拟机唯一ID&#xff08;LVMID&#xff0c;Local Virtual Machine I…

Python 第三方库的安装与卸载全指南

在 Python 开发中&#xff0c;第三方库是提升效率的重要工具。无论是数据分析、Web 开发还是人工智能领域&#xff0c;都离不开丰富的第三方资源。本文将详细介绍 Python 第三方库的安装与卸载方法&#xff0c;帮助开发者轻松管理依赖环境。 一、第三方库安装方法 1. pip 工具…

RabbitMQ 高级特性之消息分发

1. 为什么要消息分发当 broker 拥有多个消费者时&#xff0c;就会将消息分发给不同的消费者&#xff0c;消费者之间的消息不会重复&#xff0c;RabbitMQ 默认的消息分发机制是轮询&#xff0c;但会无论消费者是否发送了 ack&#xff0c;broker 都会继续发送消息至消费者&#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