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硬件设备:从 VR 头显到脑机接口

1 元宇宙的主流硬件设备

1.1 VR 头显:沉浸式体验的核心入口

VR 头显是当前进入元宇宙最主要的硬件设备,通过封闭的显示系统为用户营造沉浸式虚拟环境。主流 VR 头显采用双屏 LCD 或 OLED 显示技术,单眼分辨率已从早期的 1080P 提升至 4K 级别,如 Meta Quest 3 的单眼分辨率达 2064×2208,像素密度超过 1200PPI,有效降低了 “纱窗效应”(因像素间距导致的网格感)。视场角(FOV)是影响沉浸感的关键参数,高端产品如 Varjo XR-4 的视场角达 137 度,接近人眼自然视角,用户转动头部时边缘画面的缺失感大幅减弱。

追踪技术的进步让 VR 头显的交互更精准。主流设备采用 “Inside-out”(内向外)追踪,通过头显内置的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捕捉环境特征,定位头部运动,延迟控制在 20 毫秒以内;专业级产品则搭配 “Outside-in”(外向内)追踪基站,如 Valve Index 的定位精度可达亚毫米级,确保用户在虚拟空间中的肢体动作与数字分身完全同步。在元宇宙游戏中,玩家挥拳、跳跃等动作能被精准捕捉,虚拟角色的响应几乎无延迟,大幅提升了交互沉浸感。

轻量化设计是 VR 头显的重要发展方向。早期产品重量普遍超过 500 克,长时间佩戴易导致头部不适,而新一代产品如 Pico 4 通过优化结构设计,重量降至 295 克,且采用前后平衡配重,分散压力。电池集成技术也在进步,Meta Quest 3 的续航时间达 2.5-3 小时,满足单次元宇宙社交或游戏需求,配合外接电池包可延长至 5 小时以上,摆脱了线缆束缚带来的活动限制。

1.2 AR 眼镜:虚实融合的关键载体

AR 眼镜通过透明显示技术实现虚拟信息与现实环境的叠加,是元宇宙与物理世界连接的重要硬件。与 VR 头显的封闭显示不同,AR 眼镜采用光波导技术将虚拟图像投射到用户视野中,主流产品的透光率达 80% 以上,如微软 HoloLens 2 的全息分辨率为 2K,每眼可显示 2.3 百万像素的虚拟内容,用户能同时看清现实场景和虚拟元素。在工业元宇宙场景中,工程师佩戴 AR 眼镜可在真实设备上看到叠加的虚拟维修指引,双手操作时无需低头查看手册,工作效率提升 40%。

空间定位与手势识别是 AR 眼镜的核心能力。通过 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AR 眼镜能实时构建周围环境的 3D 地图,虚拟物体可 “锚定” 在现实空间中 —— 如将虚拟屏幕固定在真实桌面上,用户移动位置后虚拟内容仍保持相对位置不变。手势识别方面,HoloLens 2 采用多光谱深度传感器,能识别手指的细微动作,用户可通过捏合、滑动等手势操控虚拟按钮,甚至在空中书写文字,在元宇宙远程协作中,工程师可直接用手势标注虚拟 3D 模型,与异地同事实时交流设计方案。

消费级 AR 眼镜向轻量化、时尚化发展。早期工业级 AR 设备体积庞大,如 HoloLens 2 重量达 566 克,而消费级产品如 Nreal Air(现更名为 XREAL Air)重量仅 72 克,外观类似普通墨镜,可折叠携带。这类产品通过连接手机或电脑提供 AR 功能,适合在元宇宙中实现简单的虚拟信息叠加,如查看虚拟通知、导航箭头等,为用户提供轻量化的元宇宙入口。

1.3 混合现实(MR)设备:无缝切换的沉浸体验

MR 设备融合了 VR 和 AR 的技术优势,能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实现无缝切换,是元宇宙多元化体验的理想载体。MR 设备采用更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显示技术,如 Magic Leap 2 的视场角达 100 度,虚拟内容的边缘与现实环境的融合过渡自然,避免了明显的 “数字断层”。其独特的 “空间锚定” 技术可记住多个物理空间的特征,用户在家中不同房间移动时,元宇宙的虚拟场景能随之适配环境,如从客厅的虚拟会议切换到卧室的虚拟阅读角。

全身动作捕捉是 MR 设备的重要扩展功能。通过搭配外部传感器或穿戴式设备,MR 系统能捕捉用户的肢体动作,如 HTC Vive XR Elite 可连接追踪手套和全身追踪器,实现手指、躯干、腿部的全方位动作映射。在元宇宙虚拟课堂中,学生的数字分身能做出举手、转身等动作,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的肢体语言判断其专注度,互动效果接近线下课堂。

多设备协同是 MR 设备的发展趋势。单个 MR 头显可与智能手表、环境传感器等设备联动,如检测到用户心率过快时,自动降低虚拟场景的刺激强度;与智能家居系统连接,用虚拟界面控制现实中的灯光、空调,实现元宇宙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某实验性 MR 系统已能让用户在虚拟厨房中 “操作” 真实的微波炉 —— 通过手势指令经 MR 设备转化为控制信号,实现虚实交互的闭环。

2 元宇宙的新兴交互设备

2.1 动作捕捉手套:精细手部交互的实现

动作捕捉手套能精准捕捉手指的弯曲、伸展等细微动作,为元宇宙提供自然的手部交互方式。高端产品如 Manus Prime X 采用 16 个高精度传感器,每个手指配备 3-4 个节点,可识别 0.1 度的角度变化,用户能在虚拟空间中做出抓握、捻搓、点击等动作,甚至能拿起虚拟水杯喝水,感受手指与杯壁接触的虚拟触感。在元宇宙雕塑创作中,艺术家可通过手套直接 “捏塑” 虚拟黏土,手指的力度变化会实时反映在黏土的形态上,创作体验接近真实雕塑。

触觉反馈技术让虚拟触摸更真实。手套内置的微型振动电机和气压装置,能模拟不同材质的触感 —— 触碰虚拟金属时产生轻微震动,抚摸虚拟布料时感受到连续的纹理摩擦,抓握虚拟重物时手套会收紧提供阻力。某医疗元宇宙平台使用触觉反馈手套进行虚拟手术训练,医生切开虚拟皮肤时能感受到不同组织的阻力差异,缝合时能体会针线穿过组织的拉力,训练效果比传统模拟器提升 60%。

无线化与轻量化是动作捕捉手套的发展重点。早期产品需通过线缆连接主机,限制了活动范围,新一代产品如 SenseGlove Nova 采用无线传输技术,续航时间达 8 小时,重量降至 200 克以下,佩戴舒适度大幅提升。其模块化设计允许更换不同材质的指尖套,适应不同场景需求,如在虚拟工业操作中使用防滑指尖套,在虚拟社交中使用透气指尖套。

2.2 脑机接口设备:意念交互的突破

脑机接口(BCI)设备无需肢体动作,直接通过读取大脑神经信号控制元宇宙的数字分身,是最前沿的元宇宙交互方式。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如 Neuralink 的消费级原型机,通过头戴设备的电极阵列捕捉头皮表面的脑电信号,识别用户的简单意念,如 “向前走”“举起手”,准确率达 90% 以上。在元宇宙无障碍应用中,肢体残疾用户可通过脑机接口控制数字分身自由活动,与他人正常社交。

侵入式脑机接口能实现更复杂的交互。通过手术植入颅内的微电极阵列,可直接记录神经元的放电活动,解析更精细的意念,如控制数字分身的手指逐个运动,甚至在虚拟键盘上打字。某实验性系统已能让用户通过意念在元宇宙中撰写邮件,输入速度达每分钟 40 字符,接近普通键盘输入水平。这种技术为重度残疾用户提供了深度参与元宇宙的可能,使其能从事虚拟办公、创作等活动。

脑机接口的信号解码算法持续优化。AI 模型通过学习用户的脑电特征,能区分不同意念对应的信号模式,且随着使用时间增长,识别准确率不断提升。系统还能预测用户的意图,如检测到用户注视虚拟菜单时,自动提前激活选择功能,减少交互延迟。目前,脑机接口在元宇宙中的应用仍处于实验阶段,但已展现出巨大潜力,未来可能成为主流交互方式之一。

2.3 全身追踪设备:数字分身的精准映射

全身追踪设备通过捕捉用户的躯干、四肢动作,实现数字分身的完整映射,让元宇宙交互更具真实感。惯性动捕套装如 Xsens MVN Link 包含 17 个惯性测量单元(IMU),分布在头部、躯干、四肢等部位,能实时记录关节角度变化,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至元宇宙平台,数字分身的动作延迟控制在 10 毫秒以内。在虚拟舞蹈场景中,用户的每一个转身、踢腿动作都能被精准还原,数字分身的舞姿与真人无异,配合音乐节奏形成完美同步。

光学动捕系统提供更高精度的追踪。专业级设备如 Vicon Valkyrie 通过多个高速红外摄像头捕捉贴在用户身上的反光标记点,定位精度达亚毫米级,可捕捉肌肉的细微收缩。在元宇宙影视制作中,演员佩戴光学动捕设备表演,数字角色的表情、肢体动作完全复刻真人表演,后期制作无需手动调整,大幅提升效率。某虚拟偶像的演唱会中,歌手的实时动作通过光学动捕传输至虚拟形象,连眼神的转动、嘴角的微笑都精准同步,粉丝难以分辨虚实。

消费级全身追踪设备向低成本发展。早期专业系统价格高达数十万美元,而现在通过智能手机的 AR 功能即可实现基础全身追踪,如苹果的 Vision Pro 利用前置摄像头分析用户的肢体运动,虽精度不及专业设备,但能满足普通元宇宙社交的需求。某健身元宇宙应用通过手机摄像头追踪用户的跑步、深蹲动作,在虚拟场景中生成对应的数字分身运动画面,用户可与朋友的数字分身一起健身,增加互动乐趣。

3 元宇宙硬件设备面临的挑战

3.1 技术瓶颈制约体验提升

分辨率和视场角的不足仍影响沉浸感。尽管主流 VR 头显的分辨率已达 4K,但像素密度仍低于人眼分辨极限,快速转动头部时仍会出现模糊;视场角普遍在 100-120 度,用户余光仍能感受到设备边缘,破坏沉浸感。要实现 “视网膜级” 显示,单眼分辨率需达到 8K 以上,这对显示面板和图像处理芯片的性能提出极高要求,短期内难以普及。

延迟和眩晕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目前 VR 设备的延迟虽已降至 20 毫秒以内,但部分敏感用户仍会出现眩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尤其是在快速移动的虚拟场景中。这是由于视觉信号与前庭系统(负责平衡感知)的信息不匹配所致,现有技术只能缓解而无法根治。研究显示,约 15% 的用户因眩晕问题无法长时间使用 VR 设备,制约了元宇宙的普及。

续航和算力限制移动体验。无线 VR 头显的续航普遍在 2-3 小时,无法满足全天元宇宙活动需求;设备的本地算力有限,复杂虚拟场景的渲染需依赖云端,而网络延迟可能导致画面卡顿。虽然 5G/6G 技术能提升传输速度,但云端渲染的成本和能耗较高,难以大规模应用。

3.2 成本高昂阻碍普及

高端元宇宙硬件的价格让普通用户望而却步。专业 VR 头显如 Varjo XR-4 售价超过 3000 美元,动作捕捉手套和全身追踪系统的价格分别达 1000 美元和数万美元,全套设备总价可超过 10 万美元,仅能被企业和专业用户接受。消费级产品虽价格较低(如 Meta Quest 3 约 500 美元),但体验与专业设备存在差距,难以满足深度元宇宙用户的需求。

研发成本高导致价格难以下降。元宇宙硬件涉及显示、传感器、芯片等多个高端领域,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如苹果 Vision Pro 的研发费用超过 10 亿美元,高昂的成本必然反映在售价上。中小厂商难以承担研发成本,市场被少数巨头垄断,缺乏价格竞争,进一步阻碍了硬件设备的普及。

维护和更新成本增加用户负担。元宇宙硬件的使用寿命通常为 2-3 年,之后需要更新换代以支持新的元宇宙应用;专业设备的校准和维护也需要专业人员,增加了长期使用成本。对于企业用户如元宇宙展厅、培训中心,设备的更新和维护费用成为一笔不小的开支,影响了元宇宙应用的推广。

3.3 隐私与安全风险凸显

元宇宙硬件设备收集的大量用户数据存在隐私泄露风险。VR 头显的摄像头和传感器会记录用户的面部特征、眼球运动、肢体动作等敏感信息,这些数据可能被用于身份识别或行为分析;脑机接口设备更是直接获取大脑神经信号,包含用户的思维和情绪信息,若被滥用或泄露,后果不堪设想。2023 年某 VR 设备厂商因数据安全漏洞,导致 10 万用户的面部特征数据被泄露,引发广泛关注。

设备被黑客攻击可能导致安全问题。元宇宙硬件如 AR 眼镜连接网络后,可能成为黑客入侵的入口,通过篡改虚拟信息误导用户 —— 如在工业元宇宙中修改设备的虚拟维修指引,导致实际操作错误;或控制数字分身做出不当行为,损害用户声誉。此外,设备的固件和软件若存在安全漏洞,可能被植入恶意程序,窃取用户数据或控制设备功能。

生理安全风险不容忽视。长时间佩戴 VR 头显可能导致眼部疲劳、视力下降,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仍在发育,受影响更大;脑机接口设备的侵入式手术存在感染风险,非侵入式设备的电极接触皮肤可能引发过敏;动作捕捉设备若穿戴不当,可能限制身体活动,导致肌肉拉伤。目前,针对元宇宙硬件的生理安全标准尚未完善,用户的健康保障存在隐患。

4 元宇宙硬件设备的未来趋势

4.1 技术融合实现极致体验

未来 5-10 年,元宇宙硬件将向 “全感官交互” 发展。显示技术方面,全息波导显示将取代传统屏幕,AR 眼镜可投射出厘米级到米级的全息影像,虚拟人物能 “站” 在用户面前,细节清晰可见;触觉反馈技术将覆盖全身,通过智能衣料的电刺激和压力变化,模拟拥抱、风吹等全身触感,元宇宙的触觉体验接近真实。

脑机接口与 AI 的融合将实现 “意念 + 预测” 交互。非侵入式脑机设备能识别复杂意念,如 “设计一个圆形建筑”,AI 系统会自动生成多个方案供选择;系统还能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和脑电特征,预测下一步动作,提前渲染虚拟场景,进一步降低延迟。这种交互方式将彻底解放双手,让元宇宙操作更自然。

轻量化与一体化设计成为主流。VR/AR 设备的重量将降至 100 克以下,外观与普通眼镜无异,可长时间佩戴;设备集成度大幅提升,单个头显即可实现视觉、听觉、基础触觉的全方位交互,无需额外配件。柔性电子技术的应用使设备可折叠、弯曲,便携性大幅提升,用户可随时从口袋中取出设备进入元宇宙。

4.2 成本下降推动全民普及

随着技术成熟和量产规模扩大,元宇宙硬件的价格将大幅下降。消费级 VR 头显的价格预计在 2030 年降至 100 美元以内,性能达到当前高端设备水平;动作捕捉手套、基础脑机接口等配件的价格也将降至消费级可接受范围,使普通用户能负担全套设备。低成本并不意味着低体验,通过优化供应链和简化设计,在核心功能上保持高水准。

开源硬件和模块化设计将降低入门门槛。开源社区将推出元宇宙硬件的参考设计,允许厂商和爱好者自行组装和定制设备,如更换不同分辨率的显示屏、升级传感器模块;模块化设计使设备可逐步升级,用户无需一次性购买全套高端设备,而是根据需求添加功能模块,降低初始投入。这种模式还能促进创新,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硬件改进。

规模化生产和新材料应用降低成本。柔性电子、石墨烯等新材料的量产,将减少设备的原材料成本和重量;自动化生产线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3D 打印技术可快速制造个性化配件,如根据用户头型定制 VR 头显的衬垫,既提升舒适度又无需大规模生产模具。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使元宇宙硬件从 “高端消费品” 变为 “大众电子产品”。

4.3 安全与健康保障体系完善

未来的元宇宙硬件将内置 “隐私保护引擎”。通过本地计算优先原则,用户的敏感数据如面部特征、脑电信号在设备端处理,不上传云端;区块链技术用于身份认证,确保数字分身的行为可追溯但用户隐私不泄露;设备还将提供 “隐私模式”,可隐藏或模糊虚拟场景中的个人信息,防止被过度收集。

生理安全标准逐步建立并强制执行。设备需通过严格的眼部安全测试,确保长时间使用不损伤视力;脑机接口设备的材料需通过生物相容性认证,降低过敏和感染风险;设备内置的健康监测功能可实时检测用户的心率、眼疲劳程度,超过安全阈值时自动提醒休息,甚至强制退出元宇宙。

安全生态协同发展。硬件厂商、元宇宙平台、安全企业将共建安全联盟,及时发现和修复设备漏洞;用户可通过虚拟安全中心管理设备权限,查看数据使用情况;政府将出台法律法规,规范元宇宙硬件的数据收集和使用,明确安全责任,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元宇宙硬件设备是连接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其技术进步直接决定了元宇宙的体验质量。尽管当前面临技术、成本、安全等挑战,但随着创新的持续推进,未来的元宇宙硬件将更轻便、更强大、更安全,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推动元宇宙从概念走向全民普及。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swp.cn/pingmian/93635.shtml
繁体地址,请注明出处:http://hk.pswp.cn/pingmian/93635.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具身智能2硬件架构(人形机器人)摘自Openloong社区

青龙人形机器人: 硬件 身体全身自由度43,手部自由度6*2,电池续航3h,运动控制算法(zmp/slip/mpc/深度学习)MPC+WBC+强化学习,54Tops(FP16),具有路径建图和自主导航能力,感官系统深度视觉传感器*3全景环视*1,具备语音识别与声源定位,可扩展嗅觉传感器 OpenLoong通…

JavaScript 性能优化:new Map vs Array.find() 查找速度深度对比

前言在前端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从数据集合中查找特定元素。对于小规模数据,使用 Array.find()方法简单直接,但当数据量增大时,性能问题就会显现。本文将深入对比 Map和 Array.find()在数据查找方面的性能差异,并通过实…

栈与队列leetcode题型总结

1. 常用表格总结数据结构常见应用场景时间复杂度(入/出/查)LeetCode 高频题栈(Stack)括号匹配、单调栈、DFS入栈 O(1) / 出栈 O(1) / 查顶 O(1)20 有效的括号, 155 最小栈, 739 每日温度队列(Queue)层序遍历…

云原生俱乐部-RH124知识点总结(3)

写到这RH124的内容已经过半了,虽然内容不多,但是还是不太好写。因为简单的命令不想写,至于理解上也没什么难度,不过还是要保证整体内容的都要讲到。这篇文章就把RH124剩下的内容都完结吧,主要还剩下配置和保护SSH、管理…

安装DDNS-go

wget https://github.com/jeessy2/ddns-go/releases/download/v6.12.2/ddns-go_6.12.2_linux_x86_64.tar.gz tar zxvf ddns-go_6.12.2_linux_x86_64.tar.gz sudo ./ddns-go -s install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所需数据的清洗实战案例 (结构清晰、万字解析、完整代码)包括机器学习方法预测缺失值的实践

矿物数据.xls矿物种类:A,B,C,D,E(其中E数据只有一条,无法用于训练,直接剔除)特征:序号 氯 钠 镁 硫 钙 钾 碳 溴 锶 pH 硼 氟 硒 矿物类型此数据有&#xff1…

从基础到架构的六层知识体系

第1层:数学与逻辑基础(The Foundation)📌 计算机技术的根源;为算法分析、密码学、AI等提供理论支撑离散数学:集合、图论、逻辑、递归线性代数:机器学习、图形学基础概率与统计:数据分…

Flask 路由与视图函数绑定机制

Flask 路由与视图函数绑定机制 核心概念 在 Flask 框架中,路由(Route) 是连接 URL 路径与 Python 函数的桥梁,通过 app.route() 装饰器实现这种绑定关系,使得当用户访问特定 URL 时,对应的函数会被自动调用…

Spring 的 setter 注入可以解决某些类型的循环依赖问题

参考:https://blog.csdn.net/weixin_50055999/article/details/147493914?utm_sourceminiapp_weixin Setter 方法注入 (Setter Injection) 在类中提供一个 setter 方法,并在该方法上使用 Autowired、Resource 等注解。 代码示例 import org.springfr…

数据结构代码分享-5 链式栈

linkstack.c#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linkstack.h" //1.创建一个空的栈 void CreateEpLinkStack(linkstack_t **ptop) {*ptop NULL; } //2.入栈,ptop是传入的栈针的地址&#xff0c;data是入栈的数据 int pushLinkStack(linkstac…

数学建模Topsis法笔记

评价决策类-Topsis法学习笔记 问题的提出 生活中我们常常要进行评价&#xff0c;上一篇中的层次分析法&#xff0c;通过确定各指标的权重&#xff0c;来进行打分&#xff0c;但层次分析法决策层不能太多&#xff0c;而且构造判断矩阵相对主观。那有没有别的方法呢&#xff1f…

石英加速度计为何成为行业标杆?

在石油钻井、航空航天、工业自动化等领域&#xff0c;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加速度测量至关重要。ER-QA-03F系列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稳定的表现&#xff0c;成为静态与动态测试的理想选择。自2012年推出以来&#xff0c;该产品已交付数千台&#xff0c;并在石油钻井…

HP Pavilion G6 笔记本使用ventoy启动安装Ubuntu 22.04 桌面版

HP Pavilion G6 笔记本是很老的笔记本了&#xff0c;淘到一款&#xff0c;成色比较新&#xff0c;使用i5 3210 M cpu &#xff0c;内存是2G*2&#xff0c;正好手边有一条4G内存条&#xff0c;替换一条后扩充为6G内存&#xff0c;感觉可以再战10年&#xff01;&#xff08;当然6…

STM32G4 Park及反Park变换(二)实验

目录 一、STM32G4 Park及反Park变换(二)实验 1 Park及反Park变换 1.1 代码 1.2 上位机实验结果 附学习参考网址 欢迎大家有问题评论交流 (* ^ ω ^) 一、STM32G4 Park及反Park变换(二)实验 1 Park及反Park变换 本文介绍了基于STM32G4的Park及反Park变换实验过程。主要内容…

pgsql 如何查询今天范围内的数据(当天0点0分0秒 - 当天23点59分59秒....)

使用 CURRENT_DATE 函数CURRENT_DATE 返回当前日期&#xff08;不含时间部分&#xff09;。当它在查询中与 timestamp 字段比较时&#xff0c;会自动被视为当天的开始&#xff0c;即 YYYY-MM-DD 00:00:00。CURRENT_DATE INTERVAL 1 day 计算出第二天的开始时间&#xff0c;即 …

DRM驱动架构浅析-上(DRM基础概要与U-Boot阶段驱动解析)

一、背景 近期项目吃紧&#xff0c;接了不少调屏相关的需求&#xff0c;期间磕磕绊绊&#xff0c;但总算完成要求。回首过往&#xff0c;调试过多种屏幕&#xff0c;包括LVDS、EDP、MIPI、MI转EDP或是转LVDS、DP以及HDMI等常见屏。在Rockchip平台调外设也有段时间矣&#xff0…

idea中如何设置文件的编码格式

目录 一、全局与项目编码配置 二、新项目预配置 一、全局与项目编码配置 File --> Settings --> Editor --> File Encodings Global Encoding&#xff1a;设置为UTF-8&#xff0c;影响IDE界面及新建文件的默认编码。‌‌Project Encoding&#xff1a;选择UTF-8&am…

2025年5月架构设计师综合知识真题回顾,附参考答案、解析及所涉知识点(六)

本文主要回顾2025年上半年(2025-5-24)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上午综合知识科目的选择题,同时附带参考答案、解析和所涉知识点。 2025年5月架构设计师综合知识真题回顾,附参考答案、解析及所涉知识点(一) 2025年5月架构设计师综合知识真题回顾,附参考答案、解析及所涉知识点(…

Ubuntu22系统上源码部署LLamaFactory+微调模型 教程【亲测成功】

0.LLamaFactory LLaMA-Factory 是一个开源的低代码大模型训练与微调框架&#xff0c;旨在简化大规模语言模型&#xff08;LLM&#xff09;的微调、评估和部署流程&#xff0c;帮助开发者和研究人员更高效地定制和优化模型。 1.安装部署 1.1克隆仓库 git clone --depth 1 ht…

打靶日常-sql注入(手工+sqlmap)

小知识: 注入点:在哪里输入sgl指令中的参数 执行点:在那个页面拼接sql指令并发送给数据库执行 回显点:执行的结果显示在哪个页面 sqlmap知识点: 输出等级 -v3 范围0-6 默认1 一般3 考试3 测试等级 --level=1 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