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据分类分级?
数据分类分级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和标准,对数据进行系统化的类别划分和级别确定。具体而言,数据分类是依据数据的属性、特征、来源、用途等维度,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按照业务领域可分为客户数据、财务数据、运营数据等;按照数据格式可分为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等。而数据分级则是在分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将数据划分成不同的安全级别,像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以及普通级等。通过科学合理的数据分类分级,能够帮助企业或组织更好地识别和管理数据资产,明确不同数据的价值和保护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同时也有助于满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提高数据管理和利用的效率与效益。
数据分类分级的技术实现路径有哪些?
数据识别与元数据管理
- 正则表达式匹配:针对结构化数据,如数据库中的文本字段,利用正则表达式识别特定模式的数据。例如,通过正则表达式匹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具有固定格式的数据,进而将其归类到相应的类别中。
- 自然语言处理(NLP):对于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档、邮件等,运用NLP技术理解文本内容。借助实体识别、关键词提取等方法,识别出数据中的关键信息,以此为依据进行分类。比如从新闻报道中提取人物、地点、事件等信息来确定数据的类别。
- 元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元数据管理体系,记录数据的各种属性信息,如数据的来源、创建时间、作者、数据格式等。通过对元数据的分析,可以辅助判断数据的类别和级别。例如,根据数据的来源部门初步确定其所属业务类别。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 监督学习:收集大量已分类分级的数据作为训练集,使用监督学习算法,如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训练分类模型。将待分类的数据输入模型,模型根据学习到的特征进行分类分级预测。例如,使用历史标注好的客户数据进行训练,以对新客户数据进行分类。
- 无监督学习:当缺乏足够的标注数据时,可采用无监督学习算法,如聚类分析。将数据按照相似性进行聚类,相似的数据归为一类。例如,对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行聚类,发现不同的用户群体特征,为后续的分类分级提供参考。
- 深度学习: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处理图像、视频等数据,循环神经网络(RNN)及其变体处理序列数据,自动提取数据的深层次特征,实现更精准的分类分级。比如在医疗影像数据分类中,CNN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病变特征。
数据指纹与数字水印技术
- 数据指纹:为每个数据文件生成唯一的指纹标识,通过对数据内容的哈希运算得到。在数据分类分级过程中,可根据指纹快速识别和比对数据,判断其是否属于已分类的类别,以及是否发生篡改。例如,在文件共享系统中,利用数据指纹识别重复文件并进行分类管理。
- 数字水印:在数据中嵌入不可见的数字水印,水印中包含数据的分类分级信息。当数据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被访问时,通过提取水印信息可以快速确定数据的级别和相关属性,增强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数据标签与目录管理
- 自动标签:基于数据分类分级规则和算法,为数据自动添加标签。这些标签可以反映数据的类别、级别、敏感度等信息。例如,在文档管理系统中,自动为文档添加“机密”“内部公开”等标签。
- 目录管理:构建数据目录结构,按照分类分级结果组织和管理数据。通过目录树的形式清晰展示数据的层次关系和分类情况,方便用户查找和访问数据,同时也便于管理员进行数据的管理和维护。
数据安全技术辅助
- 访问控制:结合数据分类分级结果,实施细粒度的访问控制策略。根据用户的角色和权限,限制对不同级别数据的访问。例如,只有高级别权限的用户才能访问敏感数据。
- 加密技术:对高敏感级别的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在各个环节的安全性。采用对称加密或非对称加密算法,根据数据的敏感程度和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密方式。
国内数据分类分级厂商推荐
1. 安恒信息
- 核心能力:基于“恒脑·安全垂域大模型”,实现对数据库、文档、日志等多源数据的自动分类与分级。
- 技术亮点:提供数十种内置规则模板,结合 NLP 与正则表达式精准识别身份信息、金融账号等敏感数据,识别率超 95%。
- 适用场景:金融、运营商、政务数据治理,尤其适用于大规模多源异构数据环境。
2. 原点安全
- 核心能力:提供数据库、文件、日志等多源敏感数据的智能分类分级,支持静态扫描与动态监测结合。
- 技术亮点:
- 内置 AI + 规则引擎,支持对个人身份信息、金融数据、医疗数据等多维度敏感信息的自动识别;
- 实现分类分级与脱敏、审计、访问控制联动,保障“识别-防护-追踪”闭环;
- 提供自定义标签体系,支持企业根据行业特点构建专属分级模型。
- 适用场景:金融、能源、运营商及医疗等行业,特别适合需要 分类分级与数据治理一体化 的场景。
3. 绿盟科技
- 核心能力:提供云原生分类分级方案,兼容传统数据库与云数据库。
- 技术亮点:采用规则库+机器学习双引擎,支持 30+ 种行业敏感数据类型识别;在政务云环境中适配率达 98%。
- 适用场景:政务云、金融云、混合云架构下的分类分级与合规管理。
4. 奇安信
- 核心能力:分类分级与数据安全中台联动,支持从资产发现、分类分级到访问控制的全流程治理。
- 技术亮点:内置 100+ 种数据识别规则库,结合深度学习算法,识别非结构化敏感文本准确率超 90%。
- 适用场景:大型集团企业,适合与零信任架构、数据库审计系统形成统一的安全生态。
5. 深信服
- 核心能力:将数据分类分级与零信任访问控制结合,实现基于数据敏感度的动态授权。
- 技术亮点:提供可视化分类分级结果展示,策略配置界面便捷直观,适配中小企业。
- 适用场景:互联网、教育及中小型企业,适合快速部署的 SaaS 化分类分级方案。
6. 保旺达
- 核心能力:创新“监督向管理转化”模式,通过战略穿透引擎与业务语义标签,实现数据分类分级与治理的一体化。
- 技术亮点:构建多维度业务标签体系,打通审计数据与业务语义的关联;通过 AI 算法提升未知敏感数据的自动识别能力。
- 适用场景:政府机关、大型集团企业,适合建立“战略到执行闭环”的分类分级体系。
如何通过数据分类分级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精准识别数据
- 全面梳理数据资产:对企业内所有数据进行全面清查,涵盖数据库、文件系统、云存储等,明确数据存储位置、格式、来源及用途,形成详细的数据资产清单。
- 科学分类分级:依据数据敏感程度、重要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类别和级别。如客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属高敏感数据,业务统计数据为一般数据,针对不同级别制定相应保护策略。
强化数据保护
- 高敏感数据加密:对高敏感级别的数据采用先进加密算法加密存储和传输。存储时用对称加密算法对文件加密;传输中使用SSL/TLS协议保障数据在网络中安全。
- 访问控制:基于分类分级结果,严格限制数据访问权限。遵循最小授权原则,仅授予员工完成工作所需的最少数据访问权限。如财务人员可访问财务数据,研发人员可接触研发相关数据。
- 数据脱敏:在非生产环境或数据共享场景下,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如将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替换为虚拟信息,降低数据泄露后的风险。
严格数据管控
- 规范操作流程:制定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涵盖数据的创建、存储、使用、共享、销毁等环节。明确各环节的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确保数据在每个阶段都得到妥善保护。
- 审计与监控:建立数据审计和监控机制,实时监测数据的访问和操作行为。对异常访问行为及时预警和处理,如频繁尝试登录敏感数据系统、非工作时间大量下载数据等。
- 第三方合作管理:在与第三方合作时,明确数据安全和保密责任,签订合规协议。对第三方的数据处理活动进行监督和审计,确保其遵守数据保护要求。
提升安全意识
- 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数据安全培训,提高其对数据分类分级和数据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培训内容包括数据安全法规、操作规范、应急处理等。
- 模拟演练:开展数据泄露应急演练,检验和提升企业在面对数据泄露事件时的应急响应能力。通过模拟不同场景的泄露事件,让员工熟悉应急处理流程,降低实际发生时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