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digit) ** 2 for digit in str(n))
这个不是 数组(list),而是一个 生成器表达式 (generator expression)。
它的作用是:
str(n)
把数字n
转成字符串,例如n = 82
→"82"
。for digit in str(n)
遍历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 →"8"
,"2"
。int(digit)
把字符转回数字 →8
,2
。** 2
表示平方 →64
,4
。所以,
(int(digit) ** 2 for digit in str(n))
生成的是一个 按需计算的序列(生成器),不会一次性把所有结果存储下来。
但是在代码里写的是:
n = sum(int(digit) ** 2 for digit in str(n))
这里 sum(...)
会 遍历生成器,把里面的每一项加起来,得到一个整数。
🔎 举例:
如果 n = 82
:
str(n)
→"82"
遍历
"8"
,"2"
平方得到
64
,4
sum(...)
→64 + 4 = 68
所以,结果是 68
。
👉 如果你真的想看到“像数组一样的结果”,可以写成 列表推导式:
[int(digit) ** 2 for digit in str(n)]
这就会直接生成一个列表,比如:
n = 82
print([int(digit) ** 2 for digit in str(n)])
# 输出: [64, 4]
要不要我帮你把这段快乐数代码改写成“中间过程都打印出来”的版本?这样你能清楚看到每次 n
的分解结果和平方和的变化。
——【list(生成器)和[生成器]的区别】—
我们一步步分析你的例子:
squares = (x ** 2 for x in range(5)) # 这是一个生成器(generator)
M = [squares] # 用 [] 包裹
1️⃣ squares = (x ** 2 for x in range(5))
这里用 小括号
()
创建了一个 生成器(generator)。它本身 不是列表,而是可以按需生成元素的迭代器。
例如:
print(squares) # <generator object <genexpr> at 0x...>
2️⃣ M = [squares]
这里用 列表字面量
[]
包裹了squares
。M
是一个 列表,长度为 1,里面的唯一元素就是squares
生成器对象。
print(M) # [<generator object <genexpr> at 0x...>]
print(type(M)) # <class 'list'>
注意:列表里面的元素仍然是生成器本身,不是生成器产生的数字。
3️⃣ 如果用 list(squares)
:
squares = (x ** 2 for x in range(5))
M2 = list(squares)
print(M2) # [0, 1, 4, 9, 16]
print(type(M2)) # <class 'list'>
list()
会 遍历生成器,把生成的每个值收集成一个列表。结果是长度 5 的列表
[0,1,4,9,16]
,而不是长度 1 的列表。
✅ 总结:
写法 | 结果类型 | 内容 |
---|---|---|
[squares] | list | 列表里只有生成器对象本身 |
list(squares) | list | 列表里是生成器生成的所有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