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M表征工程还有哪些值得做的地方
在大型语言模型(LLM)的表征工程领域,近年来涌现出多个具有突破性的创新方向,这些方法通过动态调整、多模态融合、结构化记忆增强等技术,显著提升了模型的适应性、可解释性和效率。
一、动态自适应表征:从静态到动态的范式革新
传统LLM的固定参数难以应对开放世界的任务多样性,而动态自适应表征通过实时调整内部状态实现灵活适配:
- 奇异值微调(SVF):Sakana AI提出的Transformer²框架,通过提取模型权重矩阵的奇异值作为“专家向量”,仅需微调这些低维参数即可快速适应新任务。例如,在数学推理任务中,SVF通过强化学习增强特定奇异值,使模型在保持原有性能的同时,数学问题解决准确率提升18%,而参数量仅为传统LoRA方法的1/10。
- 两阶段适应策略:在推理阶段,Transformer²首先通过提示分类确定任务类型(如编程、视觉问答),然后动态组合预训练的专家向量,对基础模型权重进行针对性调整。例如,在视觉问答任务中,该方法使Vicuna-7B模型的准确率从52%提升至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