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规划步骤
系统规划步骤
- 对现有系统进行初步调查
- 分析和确定系统目标
- 分析子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 拟定系统的实施方案
- 拟定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 指定系统建设方案
系统规划阶段的产出物:可行性研究报告、系统设计任务书。
习题
1、
拟定系统的实施方案是在系统规划阶段完成的。
系统设计任务书师作为系统建设的正式依据。
二、项目机会选择
项目机会选择
项目机会选择的步骤:
- 项目的立项目标和动机
- 项目立项的价值判断
- 项目的选择和确定
- 初步调查:目标、方式、内容
- 可行性分析
三、系统可行性分析
【记忆】
系统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包括必要性和可能性。
可行性通过4个方面进行分析: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用户使用可行性。其中经济可行性是项目的底线。
经济可行性
也称为投资收益分析或成本分析。评估项目的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和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收益。
项目初期,只能大致估算系统的成本和收益,判断建设是否值得。
技术可行性
法律可行性
也叫:社会可行性。
用户使用可行性
也是:操作可行性。
可以细分为:
- 管理可行性:
- 运行可行性:
习题
1、
经济
用户使用
四、成本效益分析
也就是扩展经济可行性。
成本按照投资时间分类
按照成本性态分类
【记忆】
- 固定成本
- 变动成本
- 混合成本
按计入方式分类
收益分类
习题
1、
固定
外包费用是变动成本。
五、盈亏平衡点
利润 = 销售额 - 成本 = 销售额 -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利润等于0时就是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 总固定成本 + 总可变成本 =
总固定成本 + (可变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 *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例如下图不是盈亏平衡点的图,因为利润是120,所以我们可以去求一下【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我们需要先求出【可变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
120 = 800 -(固定成本:(130+150)+可变成本:(300+100)) 等式成立
所以【可变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就是400/800 = 0.5
所以可以设【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为X,有如下等式:
X = 280 + 0.5X => X = 140
六、净现值计算---(重要)
净现值(NPV)
也叫净值。NPV越大越好。把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都折算成现值,即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公式为 A/(1+r)的t次方 。A是每年现金流,r是折现率,t是年份。
投资收益率分析
ROI 将净收入(利润)除以投资额(收益),ROI也是越大越好。
公式为:
(总的折现收益 - 总的折现成本 )/ 总的折现成本
投资回收期分析
达到收支平衡的时间点。越小越好,证明越快回本。
公式为:
(累积净值为正直的年份-1)+(累积净值为正值的上一年的累积净值的绝对值 / 出现正值的年份的净值)
习题
1、
用净现值的计算,选大的 B
七、系统分析和问题分析
系统分析步骤
- 研究问题的领域
- 分析问题和机会
- 制定系统改进目标
- 汇报调查结果和建议
八、业务流程分析
业务流程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各个业务流程的过程,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和每个业务处
理的意义,为业务流程的合理化改造提供建议,为系统的数据流程变化提供依据。
企业的业务流程就是由一系列具有先后顺序且互相关联的活动动所组成的经营过程。由于企业业务流程的整体目标是为顾客创造价值,因此,以顾客利益为中心,以员工为中心,以及以效率和
效益为中心是业务流程的核心。
业务流程分析的具体步骤:通过调查掌握基本情况,描述现有业务流程,确认现有业务流程,
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提出优化后的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分析方法:
- 价值链分析法。找出或设计出那些能够使顾客满意,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的业务流程。有些业务流程特别重要,对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这样的业务流程称为基本业务流程,对应于价值链中的基本活动;其他业务流程是对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的,称为辅助业务流程,对应于价值链中的辅助活动。
- 客户关系分析法。客户关系分析(CRA)是处理有关客户的数据,分析他们与企业的关系,以提高企业未来的销售、服务和成本控制的过程。就是把客户户关系管理用在业务流程的分析上。企业的业务流程应当是以客户与企业的关系,以及客户行为为依据的,而不是传统的按照企业内部管理来实施的。
- 供应链分析
- 基于ERP的分析法
- 业务流程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