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不讲情怀只讲干货的科普指南
一、华为物联网 & 人工智能到底在搞什么?
华为物联网(IoT) 的核心是 “万物互联”。
通过传感器、通信技术(如NB-IoT/5G)、云计算平台(如OceanConnect),将物理设备(车、路灯、工厂机器)连入网络,实现数据采集、远程控制和智能决策。大白话就是:它让哑巴设备学会“说话”。
华为人工智能(AI) 的核心是 “让机器学会思考”。
聚焦大模型训练、部署与应用(如昇腾AI解决方案),通过数据训练模型,实现语音识别、图像分析、智能决策。简单说:它给机器装上“大脑”。
二、就业方向:两条赛道,两种江湖
想和硬件打交道?选 IoT——你的战场在工厂、电网、城市基建。
想和代码数据共舞?选 AI——你的舞台在模型、算法、智能应用。
三、入门难度:谁更“友好”?
IoT 难在 “动手”:调设备、接传感器、写嵌入式代码,实验室里摸得着。
AI 难在 “动脑”:调参、优化模型、设计提示词,电脑前烧脑细胞。
四、终极建议:选哪个?看你是谁!
如果你符合以下任意一条 → 选 IoT:
(1)喜欢拆解硬件,对“让灯泡联网”感兴趣;
(2)擅长解决实际问题(如优化工厂设备效率);
(3)目标是工业自动化、智慧城市等实体行业。
如果你符合以下任意一条 → 选 AI:
(1)沉迷ChatGPT,想亲手调教大模型;
(2)擅长数学逻辑,喜欢用代码解决抽象问题;
(3)目标是互联网大厂、AI实验室或创新应用领域。
物联网是“神经”,人工智能是“大脑”。
没有谁更高级——智慧工厂需要IoT连设备,也需要AI分析数据;
医疗AI需要算法诊断,也需要IoT监测体征。你的选择不关乎“风口”,而关乎“你是谁”。
技术之路没有标准答案,但认清自己,答案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