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深入解析:父类与子类列表继承关系的终极指南
-
- 一、问题背景:从实际开发困惑说起
- 二、基础知识回顾:必备概念理解
-
- 2.1 继承的本质
- 2.2 引用类型 vs 值类型
- 2.3 多态的实现方式
- 三、核心问题分析:列表继承场景
-
- 3.1 基础代码示例
- 3.2 关键问题分解
- 3.3 结论验证
- 四、深度扩展:各种变体场景分析
-
- 4.1 子类新建列表实例
- 4.2 子类隐藏父类列表
- 4.3 使用虚属性实现多态
- 五、实战应用:设计模式中的应用
-
- 5.1 组合模式中的列表继承
- 5.2 观察者模式中的通知列表
- 六、性能与线程安全考量
-
- 6.1 共享列表的线程安全问题
- 6.2 大型列表的内存优化
- 七、最佳实践总结
- 八、常见问题FAQ
- 九、总结
深入解析:父类与子类列表继承关系的终极指南
一、问题背景:从实际开发困惑说起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父类定义了一个列表属性,子类继承后对这个列表进行扩展或修改,然后将子类对象赋值给父类类型的变量。这时候,父类变量引用的对象是否包含子类新增的内容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涉及面向对象编程中继承、多态、引用类型等核心概念的理解。
二、基础知识回顾:必备概念理解
2.1 继承的本质
继承是面向对象三大特性之一,子类继承父类意味着:
- 获得父类的所有非私有成员(字段、属性、方法)
- 可以添加新成员或重写父类虚成员
- 子类对象可以当作父类对象使用(里氏替换原则)
2.2 引用类型 vs 值类型
-
引用类型:对象存储在堆中,变量存储的是引用(内存地址)
- 类(class)、接口、委托、数组、列表(List)等
- 赋值操作复制的是引用,不是对象本身
-
值类型:直接存储数据本身
- 结构体(struct)、枚举、基本数据类型(int, double等)
- 赋值操作复制整个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