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Your Gut:人体微生物的奥秘
引言:从蚊子到微生物
夏天来临,许多人又开始纠结为什么有些人特别招蚊子。有人说是血型问题,有人说是皮肤嫩度,还有人归结于基因。但今天要分享的一本书,虽然标题看似讨论这个话题,却实为标题党。它的英文名是 Follow Your Gut,意为“跟随你的肠道”。这本书揭示了一个宏大的科学主题: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远不足够。我们体内的微生物远比基因更神秘,它们的影响深远。通过基因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人体中90%以上的基因不属于人类,而是来自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总重量约1.4公斤,不仅影响消化和疾病,还能塑造情绪和性格。值得深入了解吗?接下来,我们探索微生物的世界,最后再揭开蚊子之谜。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包括“三菌、四体、一毒”:
- 三菌:细菌、真菌、放线菌。
- 四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 一毒:病毒。
这些构成了微生物体系。
微生物的数量与多样性
人体由约10万亿个自身细胞组成,但携带的微生物细胞高达100万亿个——身体大部分不是“你自己”。人类基因相似度高达99.99%,但肠道微生物相似度仅10%。单细胞生物种类远超所有动植物总和。100年前,了解人体微生物需花费1亿美元;未来,微生物检查或成常规医疗项目,提供未知信息。
微生物在人体中的分布
微生物遍布全身,各部位有独特作用:
-
皮肤:产生体味。欧美人与亚洲人体味差异源于分泌物滋养的不同微生物。每个手指的微生物可用于身份识别,准确率超90%。键盘或鼠标上的微生物与手掌匹配率高,每人手上85%微生物独特,形成“微生物指纹”。“尸体农场”研究尸体腐烂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
-
鼻子和肺部:环境影响微生物类型。农场附近孩子微生物多样,哮喘和过敏风险低。玩泥巴有益健康。吸烟者喉咙微生物不同,证明吸烟有害人体及微生物。
-
口腔和胃部:变异链球菌导致龋齿,吃糖增多糖分,促进其繁殖。高碳水饮食改变微生物。幽门螺杆菌是胃溃疡主因。1980年代,澳大利亚医生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此菌,自饮培养液证明理论,10年后获诺贝尔奖。
-
肠道:微生物“富人区”,褶皱多,便于聚集。大肠杆菌生命力强,但仅占万分之一。主要群体为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帮助消化、代谢药物,与肥胖、炎症、癌症、心脏病、多发性硬化、自闭症相关。基因测序技术革命性揭示这些微生物。
-
生殖器:男女性别部位微生物丰富。
微生物作为父母的礼物
微生物是父母给孩子的最重要礼物:
- 母乳含丰富微生物和促进生长的糖。母乳喂养婴儿微生物组优于配方奶粉,更健康。
- 引入固体食物后,微生物继续进化。6个月内,饮食干预影响小。
- 不同饮食塑造不同菌群。小孩吃手引入多样微生物,有益健康。农村孩子接触污物却少病,城市孩子过度清洁反易生病。
微生物与健康的关系
微生物影响多种疾病:
-
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发作时,免疫系统针对乱作微生物。检测微生物和白血球可评估病情。
-
肥胖症:移植瘦鼠菌群可使胖鼠减重。人类粪便移植研究中,构想从瘦人移植菌群减肥(尚未大规模尝试)。
-
过敏和哮喘:胎儿期接触微生物降低风险。益生菌可缓解症状。抗生素诱发过敏。预防建议:孕期养狗、住农场(接触牛和稻草)。“接地气”如农村种地有益,因土壤富含必需微生物。
-
恶性营养不良:非洲儿童常见(头大、腹胀、骨瘦)。非单纯营养缺乏,而是微生物激活疾病。抗生素+花生酱补充有效。微生物可导致极端:恶性营养不良或顽固肥胖。
总之,许多疾病源于微生物失衡。
微生物与情绪的影响
微生物影响心理健康:
- 移植健康鼠肠道菌群可治愈抑郁鼠,证明菌群与情绪相关。
- 自闭症儿童菌群不同于正常兄弟姐妹。但自闭症伴腹泻,可能互为因果。
- “菌-肠-脑轴”:肠道菌群释放信号影响大脑,产生焦虑或抑郁。Follow Your Gut 有科学依据。
打造更好微生物环境的途径
改善微生物组的策略:
-
益生元:微生物“肥料”,刺激有益菌,如高纤维食物模拟品。临床试验尚处早期,证据不足。广告宣传多为炒作。
-
益生菌:有益细菌,如酸奶中。FDA 未批准健康声明,仅作补充剂。运输和储存可能杀死活性菌,效果不确定。
-
排泄物移植:从健康捐赠者(常为家属)提取微生物,移植患者。治愈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年致14,000人死亡)达90%。未来或用于返老还童。珍惜排泄物——它含健康菌群。
-
疫苗:公共卫生最大胜利。如天花疫苗消灭天花。疫苗针对微生物,提供终身保护。
抗生素的双刃剑
抗生素如“化学凝固汽油弹”:杀死有害菌,但也破坏有益菌。针对微生物过程,相对安全,但细菌可进化耐药,导致超级细菌。非典型疾病增多源于此。
使用建议:
- 坚持完成疗程,即使症状消失。半途而废给细菌变异机会。
- 牲畜低剂量抗生素促生长,导致肥胖。人类住院输入抗生素也易胖。
无知方法(如过度清洁或随意用药)有害人体。
结语:蚊子之谜与未来展望
为什么有些人招蚊子?皮肤微生物分泌不同气味吸引蚊子。蚊子挑部位咬,因部位微生物族群不同。未来,涂抹蚊子讨厌的微生物可防叮咬。
了解微生物可提升健康,延长寿命至150岁。这本书打开科学新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