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bus 的一些理解

疑问:(使用的是Modbustcp)我在 Modbus slave 上面设置了slave地址为1,位置为40001的位置的值为1,40001这个位置上面的值是怎么存储的,存储在哪里的?他们是怎么进行交互的?

在Modbus协议(包括Modbus TCP)中,你提到的“40001位置的值”涉及到Modbus的数据模型、存储机制和主从交互逻辑,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40001的本质:Modbus保持寄存器的逻辑地址

Modbus协议定义了四种基础数据类型,其中“40001”属于保持寄存器(Holding Registers) 的逻辑地址,这是最常用的数据类型之一,特点是:

  • 可读可写(主站可以读取或修改其值);
  • 每个寄存器固定为16位(2字节) 长度,存储范围为065535(无符号)或-3276832767(有符号);
  • 逻辑地址以“4”开头,40001表示第一个保持寄存器,40002表示第二个,以此类推(地址是1-based编号)。

你设置的“值为1”,会以16位二进制形式存储(即0x0001,二进制00000000 00000001)。

二、值的存储位置:从站设备的内存中

“40001的值”实际存储在Modbus从站设备(Slave)的内存中,具体位置由从站的硬件和固件设计决定:

  • 临时存储:大部分情况下,值会存放在从站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 中,方便快速读写(主站的请求会直接操作RAM中的数据)。
  • 持久化存储:如果从站设备需要“掉电保存”该值(比如重启后不丢失),可能会在特定时机(如写入后)将其同步到EEPROM或Flash等非易失性存储中(取决于设备是否支持此功能)。

从站设备内部会维护一个“逻辑地址-物理内存”的映射表,比如将“40001”映射到RAM中的某个具体地址(例如0x00001000),主站对40001的操作会被从站固件转换为对该物理内存的读写。

三、主从交互过程(以Modbus TCP为例)

Modbus是“主从式”通信协议,只有主站(Master)能主动发起请求,从站(Slave)被动响应。当你在从站设置好40001的值为1后,主从交互的流程如下:

1. 主站读取40001的值(功能码03)
  • 主站(如PLC、SCADA系统、上位机)通过TCP/IP网络向从站的IP地址和端口(默认502)发送请求帧,帧中包含:

    • 从站地址(你设置的1,Modbus TCP中可能放在PDU里,用于区分同一IP下的多个逻辑从站);
    • 功能码03(表示“读取保持寄存器”);
    • 起始地址(40001对应的偏移量为0,因为40001是第一个保持寄存器,协议中常用0-based偏移);
    • 读取数量(1,即只读取40001这一个寄存器)。
  • 从站收到请求后,先校验从站地址是否匹配自身,再根据功能码和地址找到对应的内存位置,取出存储的16位值(0x0001),然后打包成响应帧返回给主站,响应帧中包含读取到的数值。

2. 主站修改40001的值(功能码06)
  • 若主站需要将40001的值改为其他值(比如2),会发送功能码06(“写入单个保持寄存器”)的请求帧,包含:

    • 从站地址1;
    • 功能码06;
    • 目标地址(40001对应的偏移0);
    • 新值(2,即0x0002)。
  • 从站收到后,校验通过则将新值写入40001对应的内存位置,然后返回响应帧(包含确认信息和写入的值),表示修改成功。

总结

  • 存储:40001的值(1)以16位二进制形式存储在Modbus从站的内存中(RAM为主,支持掉电保存时会同步到EEPROM/Flash);
  • 交互:主站通过Modbus TCP协议发送带功能码、地址和数据的请求,从站根据请求操作对应内存并返回响应,实现数据读写。

这种机制保证了主从设备间高效、标准化的数据交换,广泛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我主站请求修改了对应位置的值,从站是怎么能够检测到的,比如说我是需要进行控制的,这里的变量是怎么进行实时更新到设备中的呢?
在Modbus主从通信中,从站对主站修改请求的“检测”和变量向设备的“实时更新”,本质上是从站内部通信层与设备控制层协同工作的过程,具体可以分为“请求检测-数据更新-设备响应”三个环节,不同类型的从站(如PLC、智能传感器、嵌入式设备等)实现细节略有差异,但核心逻辑一致。

一、从站如何“检测”到主站的修改请求?

从站对主站写入操作的“检测”,依赖于其持续监听通信端口并解析请求帧的机制,流程如下:

  1. 通信端口持续监听
    Modbus从站(无论是TCP还是RTU)会始终监听指定的通信通道:

    • 对于Modbus TCP,从站会监听IP地址对应的502端口(默认),等待主站的TCP连接和数据帧;
    • 对于Modbus RTU,从站会监听串行总线(如RS485)上的电平信号,解析符合Modbus协议的帧结构。

    这个监听过程由从站的硬件(如网卡、串口芯片)和固件(或驱动程序)实现,类似“一直开着的收音机”,不断接收总线上的信号。

  2. 请求帧的解析与校验
    当主站发送“修改值”的请求(如功能码06“写入单个保持寄存器”、功能码16“写入多个保持寄存器”)时,从站收到数据帧后会执行以下校验:

    • 从站地址匹配:检查帧中携带的从站地址是否与自身设置一致(比如你设置的地址1),不匹配则直接丢弃该帧;
    • 功能码合法性:确认功能码是否支持(比如从站是否允许写入保持寄存器);
    • 地址范围校验:检查主站要修改的寄存器地址(如40001)是否在从站定义的有效范围内(避免越界访问);
    • 数据格式校验:验证写入的值是否符合寄存器的格式要求(比如16位无符号整数的范围)。

    只有所有校验通过,从站才会认为这是一个有效的修改请求。

  3. 更新内部寄存器值
    校验通过后,从站会将主站发送的新值写入到内部数据缓冲区中对应的寄存器位置(比如40001对应的内存地址)。这个缓冲区是从站专门为Modbus协议维护的“数据映射区”,所有主从交互的数据(包括读取和写入)都通过这个缓冲区中转。

    到这一步,从站就“检测”并完成了对指定位置值的修改。

二、变量如何“实时更新”到设备中?

从站内部的“数据缓冲区”(即40001等寄存器对应的内存)与实际设备(如电机、阀门、传感器等)的控制逻辑之间,需要通过应用层程序(或控制逻辑) 建立关联,实现变量到设备的实时更新。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数据缓冲区→控制逻辑→设备执行”的流转:

  1. 控制逻辑对缓冲区的实时读取
    从站设备的核心控制逻辑(可能是PLC程序、嵌入式固件中的控制算法、或者工业软件中的脚本)会周期性或事件触发式地读取数据缓冲区

    • 周期性读取:比如每10ms扫描一次缓冲区,检查40001等关键寄存器的值是否有变化(这是最常见的方式);
    • 中断触发:部分高级从站支持“寄存器值变化时触发中断”,当主站修改40001的值后,直接触发控制逻辑执行,减少延迟。

    例如,假设你的从站是一个控制电机启停的设备,40001定义为“电机启动信号”(1=启动,0=停止),控制逻辑会不断检查40001的值。

  2. 控制逻辑执行对应动作
    当控制逻辑读取到缓冲区中40001的值已被主站修改(比如从0变为1),会立即执行预设的控制逻辑:

    • 软件层面:更新内部状态变量(如“电机状态=运行”);
    • 硬件层面:通过GPIO、DAC或专用驱动芯片,向实际设备发送控制信号(比如给继电器线圈通电,闭合电机电源回路)。

    这个过程的延迟取决于控制逻辑的扫描周期(比如10ms周期意味着最多延迟10ms),周期越短,实时性越高。

  3. 设备状态反馈(可选)
    很多场景下,设备执行动作后会有状态反馈(比如电机是否真的启动成功),从站会将这些反馈信息写入另一个寄存器(比如40002定义为“电机状态反馈”),主站可以通过读取该寄存器确认操作结果,形成“主站写入→从站执行→主站确认”的闭环。

三、举个具体例子

假设你用主站(如上位机)通过Modbus TCP控制一个从站设备(带继电器的控制器),40001定义为“继电器控制”(1=闭合,0=断开):

  1. 主站发送功能码06请求,将40001的值从0改为1;
  2. 从站的TCP模块监听502端口,收到请求后校验:从站地址=1(匹配)、功能码06(支持)、地址40001(有效),校验通过;
  3. 从站将数据缓冲区中40001的位置更新为1;
  4. 从站的控制逻辑每5ms扫描一次缓冲区,发现40001从0变为1,立即执行“闭合继电器”的指令;
  5. 继电器物理触点闭合,连接外部设备(如灯泡)的电源,灯泡点亮;
  6. 从站将“继电器已闭合”的状态写入40002(值=1),主站读取40002确认操作成功。

总结

  • 从站检测修改:通过持续监听通信端口、解析并校验主站请求帧,最终更新内部数据缓冲区实现;
  • 变量更新到设备:依赖从站的控制逻辑(周期性或中断触发)读取缓冲区,将新值转换为硬件控制信号,驱动设备动作;
  • 实时性关键:取决于通信响应速度(毫秒级)和控制逻辑的扫描周期(通常1~100ms,工业场景可更低),周期越短,更新越实时。

这种机制保证了主站对设备的远程控制能够快速、可靠地生效,是工业自动化中“上位机-设备”交互的核心逻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swp.cn/pingmian/92153.shtml
繁体地址,请注明出处:http://hk.pswp.cn/pingmian/92153.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运动控制框架】WPF运动控制框架源码,可用于激光切割机,雕刻机,分板机,点胶机,插件机等设备,开箱即用

WPF运动控制框架源码,可用于激光切割机,雕刻机,分板机,点胶机,插件机等设备,考虑到各运动控制硬件不同,视觉应用功能(应用视觉软件)也不同,所以只开发各路径编…

RabbitMQ-日常运维命令

作者介绍:简历上没有一个精通的运维工程师。请点击上方的蓝色《运维小路》关注我,下面的思维导图也是预计更新的内容和当前进度(不定时更新)。中间件,我给它的定义就是为了实现某系业务功能依赖的软件,包括如下部分:Web服务器代理…

【Linux基础知识系列】第九十篇 - 使用awk进行文本处理

在Linux系统中,文本处理是一个常见的任务,尤其是在处理日志文件、配置文件和数据文件时。awk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文本处理工具,广泛用于数据提取、分析和格式化。它不仅可以处理简单的文本文件,还可以处理复杂的结构化数据&#xff0…

第二十七天(数据结构:图)

图:是一种非线性结构形式化的描述: G{V,R}V:图中各个顶点元素(如果这个图代表的是地图,这个顶点就是各个点的地址)R:关系集合,图中顶点与顶点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地图,这个关系集合可能就代表的是各个地点之间的距离)在顶点与顶点…

数据赋能(386)——数据挖掘——迭代过程

概述重要性如下:提升挖掘效果:迭代过程能不断优化数据挖掘模型,提高挖掘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适应复杂数据:数据往往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迭代可以逐步探索和适应数据的特点&a…

什么是键值缓存?让 LLM 闪电般快速

一、为什么 LLMs 需要 KV 缓存?大语言模型(LLMs)的文本生成遵循 “自回归” 模式 —— 每次仅输出一个 token(如词语、字符或子词),再将该 token 与历史序列拼接,作为下一轮输入,直到…

16.Home-懒加载指令优化

问题1:逻辑书写位置不合理问题2:重复监听问题已经加载完毕但是还在监听

Day116 若依融合mqtt

MQTT 1.MQTT协议概述MQTT是一种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轻量级消息传输协议,设计用于低带宽、高延迟或不稳定的网络环境,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1.1 MQTT协议的应用场景1.智能家居、车联网、工业物联网:MQTT可以用于连接各种家电设备和传感器&#…

PyTorch + PaddlePaddle 语音识别

PyTorch PaddlePaddle 语音识别 目录 概述环境配置基础理论数据预处理模型架构设计完整实现案例模型训练与评估推理与部署性能优化技巧总结 语音识别(ASR, 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是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文本的技术。结合PyTorch和PaddlePaddle的…

施耐德 Easy Altivar ATV310 变频器:高效电机控制的理想选择(含快速调试步骤及常见故障代码)

施耐德 Easy Altivar ATV310 变频器:高效电机控制的理想选择(含快速调试步骤)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变频器作为电机控制的核心设备,其性能与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的效率。施耐德电气推出的 Easy Altivar ATV310 变频…

搭建邮件服务器概述

一、电子邮件应用解析标准邮件服务器(qq邮箱):1)提供电子邮箱(lvbuqq.com)及存储空间2)为客户端向外发送邮件给其他邮箱(diaochan163.com)3)接收/投递其他邮箱…

day28-NFS

1.每日复盘与今日内容1.1复盘Rsync:本地模式、远程模式🍟🍟🍟🍟🍟、远程守护模式🍟🍟🍟🍟🍟安装、配置Rsync启动、测试服务备份案例1.2今日内容NFS优缺点NFS服…

二叉搜索树--通往高阶数据结构的基石

目录 前言: 1、二叉搜索树的概念 2、二叉搜索树性能分析 3、二叉搜索树的实现 BinarySelectTree.h test.cpp 4、key 和 key / value( map 和 set 的铺垫 ) 前言: 又回到数据结构了,这次我们将要学习一些复杂的…

Profinet转Ethernet IP网关接入五轴车床上下料机械手控制系统的配置实例

本案例为西门子1200PLC借助PROFINET转EtherNet/IP网关与搬运机器人进行连接的配置案例。所需设备包括:西门子1200PLC、Profinet转EtherNet/IP网关以及发那科(Fanuc)机器人。开启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广泛应用、功能强大且专业的西门子博图配置…

专题二_滑动窗口_长度最小的子数组

引入:滑动窗口首先,这是滑动窗口的第一道题,所以简短的说一下滑动窗口的思路:当我们题目要求找一个满足要求的区间的时候,且这个区间的left和right指针,都只需要同向移动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滑动窗…

解锁高效开发:AWS 前端 Web 与移动应用解决方案详解

告别繁杂的部署与运维,AWS 让前端开发者的精力真正聚焦于创造卓越用户体验。在当今快速迭代的数字环境中,Web 与移动应用已成为企业与用户交互的核心。然而,前端开发者常常面临诸多挑战:用户认证的复杂性、后端 API 的集成难题、跨…

北京JAVA基础面试30天打卡04

1. 单例模式的实现方式及线程安全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以下是常见的单例模式实现方式,以及如何保证线程安全: 单例模式的实现方式饿汉式(Eager Init…

Redis 缓存三大核心问题:穿透、击穿与雪崩的深度解析

引言在现代互联网架构中,缓存是提升系统性能、降低数据库压力的核心手段之一。而 Redis 作为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凭借其丰富的数据结构、灵活的配置选项以及高效的网络模型,已经成为缓存领域的首选工具。本文将从 Redis 的基本原理出发&#…

耘瞳科技国产化点云处理软件,开启智能化三维测量新时代

在现代工业制造领域,三维点云数据已成为推动生产效率提升、质量控制优化以及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技术之一。三维点云数据能够提供高精度的物体表面信息,广泛应用于制造零件的质量检测;通过点云数据与CAD模型的对比分析,可以快速检测…

RabbitMQ面试精讲 Day 8:死信队列与延迟队列实现

【RabbitMQ面试精讲 Day 8】死信队列与延迟队列实现 文章标签 RabbitMQ,消息队列,死信队列,延迟队列,面试技巧,分布式系统 文章简述 本文是"RabbitMQ面试精讲"系列第8天,深入讲解死信队列与延迟队列的实现原理与实战应用。文章详细解析死信队列的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