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岩性分类与油气勘探意义笔记
相关科普视频可查看【说说岩石的分类-哔哩哔哩】
一、岩石基本分类体系
根据成因,自然界岩石可分为三大类,其中沉积岩与油气勘探关系最为密切:
1. 火成岩(岩浆岩)
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按形成位置分为:
-
侵入岩:岩浆在地下缓慢冷却,矿物结晶充分。如花岗岩(浅肉红色,石英、长石晶体明显)、辉长岩(暗黑色,辉石、斜长石为主)。
-
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快速冷却,多具气孔或流纹构造。如玄武岩(黑色致密,常见气孔)、流纹岩(浅灰带流纹花纹)。
-
油气意义:少数裂缝发育的玄武岩可作为储层(如松辽盆地火山岩油藏),但整体储集性能较差。
2. 沉积岩
由沉积物固结而成,占地表岩石70%,是油气主要赋存载体:
-
碎屑岩:由岩石碎屑胶结形成,包括砾岩(颗粒直径>2mm)、砂岩(0.052mm)、粉砂岩(0.0050.05mm)。
-
碳酸盐岩:化学沉积或生物沉积形成,以石灰岩(方解石为主)和白云岩(白云石为主)为代表。
-
泥质岩:细颗粒粘土矿物组成,包括泥岩和页岩。
-
蒸发岩:干旱环境化学沉积,如石膏、岩盐。
3. 变质岩
原岩经高温高压改造形成:
-
片理构造类:片岩(云母片状定向排列)、片麻岩(黑白矿物条带相间)。
-
块状构造类:大理岩(石灰岩变质,粒状结构)、石英岩(砂岩变质,坚硬致密)。
-
油气意义:少数碎裂变质岩可形成裂缝型储层,但分布局限。
二、油气勘探核心岩性详解
(一)碎屑岩类
1. 砂岩
-
特征:砂粒(石英、长石为主)经胶结形成,具砂状结构,可见层理。按粒度分粗砂(0.52mm)、中砂(0.250.5mm)、细砂(0.05~0.25mm)。
-
储层价值:孔隙度(5%~30%)和渗透率较高,是最主要的油气储层类型。如南黄海崂山隆起的二叠系砂岩,虽属超低孔渗,但裂缝发育形成有效储层。
-
识别标志:测井自然伽马曲线中等值,电阻率随含油气性升高而增大;野外可见颗粒感,硬度中等。
2. 泥岩与页岩
-
核心区别:泥岩无明显层理,质地较均一;页岩具清晰页理(薄片状分层),富含有机质。
-
盖层作用:泥岩是分布最广的盖层,如渤西地区东二段下部泥岩盖层,因厚度大(单层达122m)、横向稳定,成为油气封闭的关键屏障。
-
特殊价值:富有机质页岩既是烃源岩也是非常规页岩油气储层(如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气)。
(二)碳酸盐岩类
1. 石灰岩
-
特征:主要成分为方解石(遇稀盐酸剧烈冒泡),常见生物化石或鲕粒结构。
-
储层类型:
-
生物礁灰岩:珊瑚、藻类骨架形成的孔隙型储层(如澳大利亚大堡礁油气田)。
-
岩溶灰岩:风化或埋藏溶蚀形成溶洞、溶缝(如塔里木盆地轮南奥陶系风化壳油藏)。
-
2. 白云岩
-
成因:石灰岩经白云岩化作用形成,晶体较粗,呈砂糖状结构。
-
储集优势:白云岩化过程产生晶间孔隙,常成为优质储层。全球大型碳酸盐岩油气田中,寒武-奥陶系储层多为白云岩。
(三)蒸发岩类
-
主要类型:石膏(白色,硬度低,指甲可刻划)、岩盐(无色透明,易溶于水)。
-
盖层之王:蒸发岩具极高排替压力,是封闭性能最好的盖层。岩盐>石膏>硬石膏的遮挡能力排序,使其成为油气藏的“终极保护层”。
三、岩性识别与勘探应用工具
1. 测井曲线识别
岩性 | 自然伽马(GR) | 电阻率(RT) | 声波时差(AC) | 密度(DEN) |
---|---|---|---|---|
砂岩 | 中低 | 含油气时显著升高 | 中 | 2.0~2.6g/cm³ |
泥岩/页岩 | 高(富有机质) | 低 | 高 | 2.2~2.5g/cm³ |
石灰岩 | 低 | 中等-高 | 低 | 2.5~2.7g/cm³ |
白云岩 | 低 | 中高 | 较低 | 2.7~2.9g/cm³ |
蒸发岩 | 极低 | 极高 | 低 | 2.3~2.6g/cm³ |
2. 野外鉴别技巧
-
砂岩:颗粒感明显,断口粗糙,可搓出砂粒。
-
泥岩:质地细腻,断口光滑,手可捻成粉末。
-
石灰岩:加稀盐酸剧烈冒泡,常见贝壳等化石。
-
白云岩:加稀盐酸微弱冒泡或不冒泡,风化面呈砂糖状。
-
片岩:沿片理易剥离成薄片,光泽较强。
3. 地震响应特征
-
砂岩储层在地震剖面上常表现为“亮点”反射(含油气后波阻抗降低)。
-
碳酸盐岩缝洞体可能呈现串珠状强反射。
-
厚层泥岩或蒸发岩表现为连续稳定的强反射界面。
四、图示参考指南
岩性 | 推荐搜索关键词 | 核心特征图示要点 |
---|---|---|
砂岩 | 砂岩显微结构图 河流相砂岩露头 | 颗粒分选性、胶结物类型、交错层理 |
泥岩与页岩 | 页岩页理构造 泥岩手标本 | 页理清晰度、颜色深浅(有机质含量) |
石灰岩 | 生物礁灰岩薄片 岩溶地貌 | 化石形态、溶蚀孔洞分布 |
白云岩 | 白云岩砂糖状结构 白云岩化过程 | 晶体大小、晶间孔隙 |
火成岩 | 玄武岩气孔构造 花岗岩矿物组成 | 气孔分布、矿物晶体形态 |
变质岩 | 片岩片理 大理岩结构 | 片理方向、粒状变晶结构 |
五、油气成藏关键岩性组合
-
最佳储盖组合:砂岩储层+泥岩盖层(如渤海湾盆地)、碳酸盐岩储层+蒸发岩盖层(如中东油田)。
-
复合圈闭类型:断层-砂岩透镜体(松辽盆地)、背斜-生物礁(塔中地区)。
-
非常规组合:页岩既是烃源岩又是储层,需脆性矿物(石英)发育利于压裂。
通过岩性的系统识别,结合地震宏观构造与测井微观物性分析,才能精准判断油气藏的分布规律。不同岩性的组合特征,直接决定了油气藏的形成、保存与开发潜力。